崇山
詞典解釋
(1).高山。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崇山矗矗,巃嵸崔巍。” 晉 陸機(jī) 《從軍行》:“深谷邈無底,崇山鬱嵯峨。” 康有為 《大同書》辛部第七章:“大地雖大,崇山大河雖多,深林邃谷雖奧,不數(shù)百年皆化為都邑焉?!?/p>
(2).引申為崇高,巨大。《晉書·慕容垂載記》:“宜述修前規(guī),終忠貞之節(jié),奈何棄崇山之功,為此過舉!”
(3).山名。相傳 舜 放 驩兜 之處。《書·舜典》:“流 共工 于 幽州 ,放 驩兜 于 崇山 ?!?孔穎達(dá) 疏:“蓋在 衡嶺 之南也?!卑?,據(jù) 清 王夫之 《孟子稗疏》、 王鳴盛 《蛾術(shù)編》卷四六,當(dāng)在 唐 驩州 境內(nèi), 泗城 之南(今 廣西 凌云縣 和 西林縣 一帶)。 唐 沉佺期 《從崇山向越常》詩“朝發(fā) 崇山 下,暮坐 越常 陰”,即其處。舊說或謂在今 湖南 大庸縣 境,見《太平御覽》卷四九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荊州記》及《通典·州郡十三》。
(4).山名。即 嵩山 。《國語·周語上》:“昔 夏 之興也, 融 降于 崇山 ?!?韋昭 注:“ 融 , 祝融 也。 夏 居 陽城 , 嵩高 所近。”
(5).山名。 狄山 的異名。《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歷 唐堯 於 崇山 兮,過 虞舜 於 九疑 ?!?張守節(jié) 正義引 張揖 曰:“ 崇山 , 狄山 也。”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瓠子河》:“《山海經(jīng)》曰:‘ 堯 葬 狄山 之陽。一名 崇山 ?!?/p>
國語詞典
崇山
-
高山。
- 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崇山矗矗,巃嵸崔巍?!?/li>
- 高價(jià)人爭重,行當(dāng)早著鞭。——— 高適河西送李十七
- 烏臺(tái)陟岡送,人羨別時(shí)榮。——— 白居易送武士曹歸蜀
- 鑒堂均此號(hào),兄與弟相先——— 徐元杰贈(zèng)徐鑒堂
- 夏蟲不知冰,越犬不識(shí)雪——— 晃沖之次四兄雪夜韻
- 三度征兵馬,傍道打騰騰。——— 佚名嵩岳童謠
- 詩翁它日揚(yáng)州夢,回施京華美少年——— 陳造趙介卿見簡解嘲二首
- 催科無奈拙,此去恐優(yōu)游——— 虞儔七月初得雨后大有秋意
- 瓊鐫狒犭術(shù)繞觥舞,金蹙辟邪拏撥鳴——— 林寬曲江
- 詩成畫燭飄金燼,八尺英公欲燎須——— 蘇軾次韻景文山堂聽箏三首
- 分別說三乘,惹得一身債——— 釋慧遠(yuǎn)偈頌一百零二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