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識(shí)
詞典解釋
(1).古代鐘鼎器皿上的款識(shí),有陰文、陽文之別,陰文的款識(shí)稱“陰識(shí)”。 宋 趙希鵠 《洞天清祿集·古鐘鼎彝器辨》:“ 三代 用陰識(shí),謂之偃囊字,其字凹入也。 漢 以來或用陽識(shí),其字凸,間有凹者,或用刀刻如鐫碑者,蓋陰識(shí)難鑄,陽識(shí)易為,陽識(shí)決非古物也?!?a href="/hycd/c/c54610.htm" target="_blank">參見“ 陰文 ”。
(2).暗暗記住。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九:“ 非 ( 謝非 )驚擾不得眠,遂起,呼 銅 問之:‘先來者誰?’答言:‘是水邊穴中白鼉。’‘汝是何等物?’答言:‘是廟北巖嵌中龜也?!?非 皆陰識(shí)之?!?/p>
暗中看出。 清 龍啟瑞 《陳平周勃論》:“ 高帝 之與 呂氏 論相也。首 王陵 ,次 平 勃 ,豈不陰識(shí) 陵 之守正,而欲二子有以佐之歟?” 陳三立 《遣興》詩:“江長海斷風(fēng)雷寂,陰識(shí)雄人草澤存。”
- 3存錢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