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予
詞典解釋
亦作“ 祝余 ”。《公羊傳·哀公十四年》:“ 子路 死, 孔子 曰:‘噫,天祝予!’” 何休 注:“祝,斷也。天生 顏淵 、 子路 為夫子輔佐,皆死者,天將亡夫子之證?!?a href="/hycd/h/h251265.htm" target="_blank">后人用典,以“祝予”為悲悼生徒后輩死亡之詞。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yǔ)·傷逝》:“ 羊孚 年三十一卒, 桓玄 與 羊欣 書曰:‘賢從情所信寄,暴疾而殞,祝予之嘆,如何可言?!?唐 元稹 《贈(zèng)鄭馀慶太保制》:“神將祝予,痛悼何及!” 清 錢謙益 《<一樹齋集>序》:“ 文孺 歿,師哭之慟,有祝余之感焉?!?/p>
0
糾錯(cuò)
詩(shī)詞名句推薦
- 早晚涼風(fēng)過雁,驚落空階一葉,急雨鬧清溝——— 劉光祖水調(diào)歌頭(旅思)
- 鑒我休德,神交惚恍——— 真宗上明達(dá)皇后冊(cè)寶五首
- 善巧開權(quán),觸機(jī)墮阱——— 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只恐入城歸路雜,便轉(zhuǎn)頭樹北云東。——— 仇遠(yuǎn)破陣子
- 城下煙波春拍岸——— 錢惟演木蘭花/玉樓春
- 銀鉤玉籌光照座,高歌大笑聲摩空——— 李彌遜送鄒德久還鄉(xiāng)在福唐作
- 浮云日千里,安知我心悲。——— 佚名別詩(shī)
- 幽林嘗伴許,陋巷亦隨回——— 鄭審酒席賦得匏瓢
- 寂寞低容入舊機(jī),歇著金梭思往夕——— 劉言史七夕歌
- 愿陪歌賦末,留比蜀相如。——— 蘇颋奉和圣制途次舊居應(yīng)制
最新應(yīng)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