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李群玉《送客》:
沅水羅文海燕回,柳條牽恨到荊臺。
定知行路春愁里,故郢城邊見落梅。
注釋參考
羅文
(1).羅狀的花紋。 唐太宗 《賦得含峰云》:“橫天結(jié)陣影,逐吹起羅文。” 唐 李群玉 《送客》詩:“ 沅水 羅文海燕回,柳條牽恨到 荊臺 。”
(2). 宋 蘇軾 戲稱硯為“羅文”,并作《萬石君羅文傳》云:“中書舍人 羅文 ,久典書籍,助成文治,厥功茂焉,其以 歙 之 祁門 三百戶封 文 號 萬石君 ,世世勿絶?!?/p>
海燕
海燕 (hǎiyàn) 構(gòu)成鹱科(Procellariidae)和海燕科(Hydrobatidae)的許多海鳥之一;尤指各種小的到中等大小長翅鳥之一,它遠(yuǎn)飛離陸地,覓食于海面游泳的動物和船棄之垃圾,繁殖于洞xue{1|1}內(nèi)或通常在島上的巖石和峭壁裂縫中,羽毛主要為暗色,但有時近腰處有白色 (storm) petrel柳條
柳條 (liǔtiáo) 編織筐、包、籃子等用的柳樹柔軟的枝條 wicker;osier;willow branch 柳條包荊臺
古 楚國 著名高臺。故址在今 湖北省 監(jiān)利縣 北。 漢 劉向 《說苑·正諫》:“ 楚昭王 欲之 荊臺 游, 司馬子綦 進(jìn)諫曰:‘ 荊臺 之游,左 洞庭 之波,右 彭蠡 之水,南望 獵山 ,下臨 方淮 ,其地使人遺老而忘死,人君游者盡以亡國,愿大王勿往游焉?!?漢 邊讓 《章華賦》:“ 楚靈王 既游 云夢 之澤,息於 荊臺 之上……顧謂左史 倚相 曰:‘盛哉斯樂,可以遺老而忘死也!’”
李群玉名句,送客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姹嬰兒,相將攜手,同來游覷作者:王哲作品:醉蓬萊 詠雪 重陽全真集卷之六,全卷皆藏頭
- 劇談了無味,遠(yuǎn)游非所急
- 只為酒醒愁夜來,二蟲得失我何心作者:陳傅良作品:嘗語客莼鱸橙蟹的對或言今年斗門堅寒故蟹不
- 高臥東林最上方,水聲山翠剔愁腸
- 累章瀝忠赤,萬口齊膾炙作者:李伯玉作品:淳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軒自江東提刑歸抵
- 心知只有韋公在,更對真蹤話舊游作者:羅隱作品:秋日禪智寺見裴郎中題名寄韋瞻
- 前周后魯岌相望,孕昂降嵩天所設(shè)
- 諒非人情不如鳥,使之至此必有原作者:張耒作品:和應(yīng)之檐雀
- 延年不假丹砂效,享壽全由圣德新作者:四錫作品:乾明節(jié)祝圣壽
- 嵇康遇王烈,幽憤竟莫攄作者:李壁作品:為劉漫翁老人賦云月高齋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