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則有犯無隱,挺焉直躬
出自宋代岳珂《鄂忠武王書簡(jiǎn)帖贊》:
昔李四平在鳳翔,嘗以直道致主。
慕魏鄭公,雖叔度之進(jìn)言,猶毅然而不從。
謂幸備于將相,詎愛身而茍容。
猗歟先王,亦師文忠。
凡引筆而行墨,皆刻志而比蹤。
今觀碑刻之在天下,雖小大真行之異工,視此帖之所傳,蓋不約而皆同。
然則有犯無隱,挺焉直躬。
唾當(dāng)?shù)啦蚶?,嬰九淵之神龍。
蓋當(dāng)心摹手追之時(shí),已有之死不雇之遺風(fēng)矣。
注釋參考
然則
然則 (ránzé) 連詞,用在句子開頭,表示“既然這樣,那么…” then 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shí)而樂耶?!巍?范仲淹《岳陽樓記》有犯無隱
封建時(shí)代所提倡的一種事君之道。謂臣下寧可冒犯君上而不可有所隱瞞?!抖Y記·檀弓上》:“事君有犯而無隱,左右就養(yǎng)有方?!?唐 劉禹錫 《代請(qǐng)朝覲表》:“臣聞臣之事君,有犯無隱。懇誠(chéng)所至,敢不罄陳?!薄杜f唐書·李遜傳》:“事君之義,有犯無隱,陳誠(chéng)啟沃,不必?fù)癯健!?清 昭槤 《嘯亭雜錄·裘文達(dá)公》:“凡遇政事,諸大臣或探圣意,噤齘不前,而公獨(dú)抗聲有犯無隱。”
直躬
(1).以直道立身。《論語·子路》:“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何晏 集解引 孔安國(guó) 曰:“直躬,直身而行也。” 唐 錢起 《長(zhǎng)安旅宿》詩(shī):“直躬邅世道,咫步隔天闕?!薄端问贰ぺw普傳》:“必須公正之人典掌衡軸,直躬敢言,以辨得失。”
(2).指《論語》中提到的證其父攘羊的人?!肚f子·盜跖》:“ 直躬 證父, 尾生 溺死,信之患也。”《呂氏春秋·當(dāng)務(wù)》:“ 直躬 之信,不若無信?!薄痘茨献印镎撚?xùn)》:“ 直躬 ,其父攘羊,而子證之?!?高誘 注:“ 直躬 , 楚 葉縣 人也。” 清 周中孚 《鄭堂札記》卷二:“ 直躬 云者,蓋以善加名上,猶之 盜跖 以惡加名上?!?/p>
岳珂名句,鄂忠武王書簡(jiǎn)帖贊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訪落當(dāng)元祀,干旄并兩英作者:高斯得作品:鄒樞密挽詩(shī)
- 麓華聯(lián)蕾破春紅,慚愧無私造化功作者:釋正覺作品:宣和甲辰歲開十日予欲束衣隨淮水東下錦官常
- 東遷西去俱無計(jì),卻羨暝歸林上鴉
- 須臾群仙來,相引朝玉京。
- 贈(zèng)我如瓊玖,將何報(bào)所親。作者:張九齡作品:贈(zèng),以此篇答焉
- 世人易合復(fù)易離,故交棄置求新知
- 欲知回首處,渭曲蒼茫間作者:司馬光作品:華州祗役往馮翊留別楚正叔
- 書來喚去有前約,力換莫留聊后期作者:趙蕃作品:蕃歸自浙之十日斯還赴處州之約入城自此遂將
- 慨念少年,橫槊風(fēng)流,醉瞻海涵天闊。
- 鶴伴鳴琴公事晚,鳥驚調(diào)角戍城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