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云賁《掉落牙》:
汝從何所來,遁跡在我口。
美惡必同嘗,冷暖共知有。
我口時動折,汝體常堅守。
夫何一病纏,遽落鉗匠手。
汝今先我徂,我在嗟無后。
堅者毀不留,軟者豈能久。
平生敲磕句,一一如雷吼。
嚼破百彌盧,咬斷眾窠臼。
我力既若是,汝形安得朽。
無生復無離,庶洗言說咎。
注釋參考
若是
若是 (ruòshì) ——一般用在偏正復句中偏句的開頭,表示假設,相當于“要是”、“如果”,正句中常用“就”、“便”跟它相呼應 if 若是似都管看待我們時,并不敢怨悵?!端疂G傳》 他若是不去,我們就讓別人去安得
安得 (ān dé)如何能得、怎能得。含有不可得的意思。
文選.宋玉.風賦:「宋玉對曰:『此獨大王之風耳,庶人安得而共之!』」 文選.劉邦.雜歌:「大風起兮雲(yún)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豈可。
釋云賁名句,掉落牙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