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公詩思欲飛揚(yáng),頗似繁臺(tái)俯大梁
出自宋代方回《八月二十四日賓旸華父同登秀亭二首》:
兩公詩思欲飛揚(yáng),頗似繁臺(tái)俯大梁。
瀟灑道裝衣袖闊,昂藏壽相耳毫長。
持身未慣全隨俗,玩世何嫌略放狂。
我有平生八叉手,興來舉酒尚洋洋。
注釋參考
詩思
做詩的思路、情致。 唐 韋應(yīng)物 《休暇日訪王侍御不遇》詩:“怪來詩思清人骨,門對(duì)寒流雪滿山?!?清 王夫之 《乍開梅》詩:“底事花魂多荏苒,逼人詩思在些些。”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弄堂生意古今談》:“先只聽得一片鼓鈸和鐵索聲,我正想做‘超現(xiàn)實(shí)主義’的語錄體詩,這么一來,詩思被鬧跑了?!?/p>
飛揚(yáng)
飛揚(yáng) (fēiyáng) 飛舞;飄揚(yáng) rise;fly upward 塵土飛揚(yáng) 紙灰飛揚(yáng),朔風(fēng)野大,阿兄歸矣?!濉?袁枚《祭妹文》繁臺(tái)
古臺(tái)名。在今 河南省 開封市 東南 禹王臺(tái)公園 內(nèi),相傳為 春秋 時(shí) 師曠 吹臺(tái) , 漢 梁孝王 增筑,后有 繁 姓居其側(cè),故名?!杜f五代史·梁書·太祖紀(jì)四》:“甲午,以 高明門 外 繁臺(tái) 為 講武臺(tái) ,是臺(tái) 西漢 梁孝王 之時(shí),嘗按歌閲樂於此,當(dāng)時(shí)因名曰 吹臺(tái) 。其后有 繁 氏居於其側(cè),里人乃以姓呼之,時(shí)代綿寢,雖官吏亦從俗焉?!?明 何景明 《大梁行》:“游鹿時(shí)銜內(nèi)苑花,行人尚折 繁臺(tái) 柳?!?明 楊慎 《丹鉛總錄·瑣語》:“ 吹臺(tái) 即 繁臺(tái) ,本 師曠 吹臺(tái) , 梁孝王 增筑, 班 史稱 平臺(tái) , 唐 稱 吹臺(tái) ,又因 謝惠連 嘗為《雪賦》,又名 雪臺(tái)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