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誰會開平遠,著我繩橋度曉晴
出自宋代程公許《曉晴度青城繩橋二絕句》:
大皁江頭寒雨歇,蠶巖關(guān)外數(shù)峰明。
丹青誰會開平遠,著我繩橋度曉晴。
注釋參考
丹青
丹青 (dānqīng) 丹和青是我國古代繪畫,常用的兩種顏色,借指繪畫 painting 竹帛所載,丹青所畫?!稘h書·蘇武傳》 尤善丹青?!稌x書·顧愷之傳》平遠
(1).平夷遠闊。 宋 范成大 《回黃坦》詩:“平遠一橫看,浩蕩供醉目。” 明 顧起綸 《國雅品·士品四》:“ 周 即沖寂, 吳 即流暢, 唐 稍平遠,并幽夜之逸光。” 夏丏尊 葉圣陶 《文心》十:“平遠的原野的盡處,明藍的天幕一絲不皺地直垂下去。”
(2).謂性情平和,胸襟遠大。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 坦之 ﹞祖 東海 太守丞,清淡平遠?!?/p>
(3).山水畫的一種取景方法,自近山望遠山,意境綿邈曠遠。 宋 郭思 纂集《林泉高致》載其父 郭熙 之說:“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山顛,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后,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p>
繩橋
用繩索連結(jié)兩岸,鋪以竹木而成的橋。 唐 杜甫 《寄董卿嘉榮十韻》:“下臨千仞雪,卻背五繩橋。” 宋 范成大 《吳船錄》卷上:“將至 青城 ,當再渡繩橋。每橋長百二十丈,分為五架。橋之廣,十二繩排連之,上布竹笆,攢立大木數(shù)十於江沙中,輦石固其根,每數(shù)十木作一架,掛橋於半空,大風過之,掀舉幡然?!?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六·彭氏詩》:“絶壁繩橋萬壑深,春風何意此登臨。”
程公許名句,曉晴度青城繩橋二絕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