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齊八柱,地半三分
出自唐代張說(shuō)《郊廟歌辭。享太廟樂(lè)章。大政舞》:
於赫元命,權(quán)輿帝文。
天齊八柱,地半三分。
。
宗廟觀德,笙鏞樂(lè)勛。
封唐之兆,成天下君。
注釋參考
天齊
(1).謂天使整齊。《書(shū)·呂刑》:“天齊于民?!?孔 傳:“天整齊於下民。”
(2).泉水名?!妒酚洝し舛U書(shū)》:“ 天齊 淵水,居 臨菑 南郊山下者?!?司馬貞 索隱引 解道彪 《齊記》:“ 臨菑 城南有 天齊泉 ,五泉并出?!?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淄水》引《地理風(fēng)俗記》:“ 齊 所以為 齊 者,即 天齊 淵名也?!?/p>
(3). 唐玄宗 封 泰山 神為 天齊王 ,后稱東岳為 天齊 。 清 曹寅 《游仙詩(shī)三十韻》:“憶從 梁父 禪 天齊 ,又逐榮光祀 碧鷄 ?!眳⒁?jiàn)“ 天齊王 ”。
八柱
(1).古代神話傳說(shuō),地有八柱,用以承天?!冻o·天問(wèn)》:“八柱何當(dāng)?東南何虧?” 王逸 注:“言天有八山為柱。” 洪興祖 補(bǔ)注:“《河圖》言, 崑崙 者,地之中也,地下有八柱,柱廣十萬(wàn)里,有三千六百軸,互相牽制,名山大川,孔穴相通。” 唐 柳宗元 《天對(duì)》:“完離不屬,焉恃夫八柱!” 王闿運(yùn) 《愁霖賦》:“八柱損高,天池謝川?!?/p>
(2).比喻能為國(guó)家扶顛持危的棟梁之才。 唐 顏真卿 《金紫光祿大夫守太子太傅隴西郡開(kāi)國(guó)公李公神道碑》:“家崇八柱之勛,地半三分之業(yè)?!?/p>
三分
(1).謂一分為三?!蹲髠鳌は骞荒辍罚骸叭止遥饔衅湟??!薄度龂?guó)志·蜀志·諸葛亮傳》:“今天下三分, 益州 罷弊,此誠(chéng)危急存亡之秋也?!?清 唐孫華 《涿州懷古》詩(shī):“三分 巴蜀 功成后,魂魄猶應(yīng)戀故都。”
(2).指 三國(guó) 史話。 宋 孟元老 《東京夢(mèng)華錄·京瓦伎藝》:“ 霍四究 説《三分》, 尹常 賣(mài)《五代史》?!?/p>
(3).十分之三。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牛小姐盤(pán)夫》:“到如今,骨自道且説三分話,不肯全拋一片心。” 茅盾 《子夜》十七:“他們是不肯隨便放過(guò)的,況又有三分酒遮了臉?!?/p>
十份中的三份?!对?shī)·召南·摽有梅》“其實(shí)七兮” 唐 孔穎達(dá) 疏:“此梅雖落,其實(shí)十分之中尚七未落,已三分落矣。”
張說(shuō)名句,郊廟歌辭。享太廟樂(lè)章。大政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