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俞躍龍《憶匡山》:
匡廬一掬里,雪眼嗽天根。
時(shí)落凍僧影,不逢飛鳥痕。
夢(mèng)中石門路,月照柴桑村。
春水自茲遠(yuǎn),幽期空復(fù)存。
注釋參考
匡廬
指 江西 的 廬山 。相傳 殷 周 之際有 匡俗 兄弟七人結(jié)廬于此,故稱?!逗鬂h書·郡國(guó)志四·廬江郡》“ 尋陽 南有 九江 ,東合為 大江 ” 劉昭 注引 南朝 宋 慧遠(yuǎn) 《廬山記略》:“有 匡俗 先生者,出 殷 周 之際,隱遯潛居其下,受道於仙人而共嶺,時(shí)謂所止為仙人之廬而命焉?!?唐 白居易 《草堂記》:“ 匡廬 奇秀,甲天下山?!?明 吳國(guó)倫 《鄱陽湖》詩:“欲向 匡廬 臥白云, 宮亭 水色晝氤氳。” 魯迅 《熱風(fēng)·估<學(xué)衡>》:“ 匡廬 峨眉 ,山也,則曰紀(jì)游,采硫訪碑,務(wù)也,則曰日記?!?林伯渠 《廬山即景步董老初游廬山韻》:“ 匡廬 勝境都爭(zhēng)識(shí),流水高山特逞奇?!眳⒁姟?匡俗 ”。
一掬
亦作“ 一匊 ”。兩手所捧(的東西)。亦表示少而不定的數(shù)量?!对姟ば⊙拧げ删G》:“終朝采緑,不盈一匊。” 毛 傳:“兩手曰匊。”《文子·上德》:“土之勢(shì)勝水,一掬不能塞江河?!?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種胡荽》:“一升子與一掬濕土和之?!?唐 賈島 《望山》詩:“虬龍一掬波,洗蕩千萬春?!?清 丘逢甲 《去歲初抵鮀江,今仍客游至此,思之憮然》詩:“西風(fēng)一掬哀時(shí)淚,流向秋江作怒濤。” 聞一多 《收回》詩:“留心那一掬溫存,幾朵吻。”
雪眼
將下雪時(shí),有陽光從云縫中穿透。這種穿透陽光的云隙稱雪眼。 清 翟灝 《通俗編·天文》:“ 周必大 《紹興壬午龍飛録》:‘ 越 人以欲雪而日光穿漏為雪眼。’”
天根
(1).星名。即氐宿。東方七宿的第三宿,凡四星。《國(guó)語·周語中》:“天根見而水涸?!薄稜栄拧め屘臁罚骸疤旄狄??!?郭璞 注:“角亢下繫於氐,若木之有根。” 唐 皎然 《同薛員外誼久旱感懷寄兼呈上楊使君》詩:“秋郊天根見,我疆看稼穡?!?/p>
(2).自然之稟賦、根性。 漢 賈誼 《新書·等齊》:“人之情不異,面目狀貌同類,貴賤之別,非人天根著於形容也?!?明 唐順之 《與應(yīng)警庵郡守》:“惟古人為學(xué),堅(jiān)苦磨鍊,忍嗜欲以培天根,久之則此心凝靜,百物皆通?!?/p>
(3).星相術(shù)士謂人之足后跟?!度龂?guó)志·魏志·管輅傳》:“吾額上無生骨,眼中無守精,鼻無梁柱,腳無天根。”
俞躍龍名句,憶匡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