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余蒼梧夕縣圃,何似緩轡搖冬瓏
出自宋代魏了翁《餞章郎中以浙東倉(cāng)歸湖州》:
武陵城中春事濃,楝花欲開未開風(fēng)。
常平使者謝朝列,袖有英蕩吾將東。
披孔翠裘上馬去,錦韉昱爚三花驄。
先攜令名作鄉(xiāng)繡,卻把仁念為倉(cāng)紅。
世人機(jī)淺嗜欲深,便從扶木窮高舂。
朝余蒼梧夕縣圃,何似緩轡搖冬瓏。
曩余除官本同署,至自萬(wàn)里驚燕鴻。
諸公祖筵亂平湖。
復(fù)我不入心忡忡。
君今姑為粵人行,明年歸朝儻及同。
注釋參考
縣圃
傳說(shuō)中神仙居處,在 昆侖山 頂。亦泛指仙境。《穆天子傳》卷二:“天子五日觀于春山之上,乃為銘跡于 縣圃 之上,以詔后世?!?漢 揚(yáng)雄 《甘泉賦》:“配帝居之 縣圃 兮,象 泰壹 之威神?!?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三墳補(bǔ)逸下》:“先王所謂 縣圃 之文,不過(guò)如 秦 漢 所謂 上林 胡苑 ,所記鳥獸雖眾,皆人世所常有?!眳⒁姟?玄圃 ”。
何似
(1).如何;怎樣。《北史·崔伯謙傳》:“朝貴行過(guò)郡境,問(wèn)人太守政何似?” 唐 張九齡 《敕幽州節(jié)度張守珪書》:“卿比疹疾,今復(fù)何似?宜善將療,不得自勤?!?明 王守仁 《傳習(xí)錄》卷上:“先生:在坐之友,比來(lái)工夫何似?”
(2).何如,比……怎么樣。 唐 聶夷中 《燕臺(tái)》詩(shī)之二:“何似 章華 畔,空餘禾黍生?” 宋 劉克莊 《賀新郎·再和前韻》詞:“妃子將軍瞋未已,問(wèn) 匡山 、何似 金鑾殿 ?休更待,杜鵑勸!”
(3).何如。用反問(wèn)的語(yǔ)氣表示不如。 宋 朱淑真 《愁懷》詩(shī):“東君不與花為主,何似休生連理枝?”
(4).何不,何妨。 明 高明 《琵琶記·乞丐尋夫》:“奴家自幼薄曉得些丹青,何似想像畫取公婆真容,背著一路去,也似相親傍的一般?”
(5).什么。 許地山 《命命鳥》:“佛問(wèn) 摩鄧 曰:‘女愛(ài) 阿難 何似?’女言:‘我愛(ài) 阿難 眼;愛(ài) 阿難 鼻;愛(ài) 阿難 耳;愛(ài) 阿難 聲音;愛(ài) 阿難 行步?!?/p>
緩轡
謂放松韁繩,騎馬緩行。《三國(guó)志·蜀志·郤正傳》:“盍亦綏衡緩轡,回軌易涂。” 宋 吳處厚 《青箱雜記》卷一:“﹝ 陳亞 ﹞每擁騎自衙庭出,或由 鑑湖 緩轡而歸。”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賺將》:“ 宛 馬嘶風(fēng)緩轡來(lái), 黃河 水上北門開?!?魯迅 《故事新編·鑄劍》:“待到上午,清道的騎士才緩轡而來(lái)?!?/p>
冬瓏
象聲詞。 唐 李賀 《瑤華樂(lè)》詩(shī):“八轡冬瓏逐天迴,五精掃地凝云開?!?王琦 注:“冬瓏,轡聲。” 宋 范成大 《冬祠太乙》詩(shī)之四:“行道羽衣縹緲,捲班玉佩冬瓏?!?宋 范成大 《次韻陳仲思經(jīng)屬西峰觀雪》:“賓友來(lái) 鄒 枚 ,寒轡搖冬瓏?!?/p>
魏了翁名句,餞章郎中以浙東倉(cāng)歸湖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