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趙蕃《呈公擇二首》:
背郭才數(shù)里,深林溪四環(huán)。
精廬于此建,寓舍即其間。
我已成棲遁,君能數(shù)往還。
故知交義厚,不與世情關。
注釋參考
精廬
(1).學舍,讀書講學之所。《后漢書·姜肱傳》:“盜聞而感悔,后乃就精廬,求見徵君?!?李賢 注:“精廬即精舍也?!薄段簳と辶謧鳌て胶恪罚骸澳藙e構精廬,并置經(jīng)籍於其中。” 清 瞿鴻禨 《與繆荃孫書》:“ 鐘山 既已蟬聯(lián),精廬又較 南菁 為勝。”
(2).佛寺;僧舍?!侗饼R書·楊愔傳》:“至 碻磝戍 ,州內(nèi)有 愔 家舊佛寺,入精廬禮拜?!?唐 賈島 《宿山寺》詩:“眾岫聳寒色,精廬向此分?!?宋 辛棄疾 《漢宮春·答李兼善提舉和章》詞:“心似孤僧,更茂林修竹,山上精廬?!?/p>
于此
(1).在此。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順天道以殺伐,時休息於此?!?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依世尚同,詭時則異。有一於此,兩非默置。”
(2).如此。 漢 阮瑀 《為曹公作書與孫權》:“思計此變,無傷於孤。何必自遂於此,不復還之?!?/p>
(3).至此;至今。 宋 蘇軾 《潮州修韓文公廟碑》:“獨 韓文公 起布衣,談笑而麾之。天下靡然從公,復歸于正,蓋三百年於此矣?!?/p>
寓舍
住所。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序》:“因揭寓舍之斗室,屏跡杜門,思索舊聞,凡數(shù)十則,綴輯之,名曰《玉照新誌》。” 明 王錡 《寓圃雜記》卷上:“ 松江 將 董用和 在京師時,其寓舍與 于侍郎 謙 相對。” 清 譚獻 《復堂詞錄》序:“ 光緒 八年九月, 譚獻 書於 安慶 樅陽門 內(nèi)寓舍?!?/p>
其間
其間 (qíjiān) 在中間 in; between them 兩幢房子及夾在其間的院子 頹然其間者?!巍?歐陽修《醉翁亭記》 北與寇往來其間?!巍?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袍敝衣處其間。——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時出于其間焉?!淘唷秷D畫》 指某一段時間 in 參加這項工作已有半年了,這其間,他學到不少新的知識趙蕃名句,呈公擇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