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史達祖《風流子》:
飛瓊游戲神仙客,游戲因游戲、誤落古游戲源。
藉吟箋賦筆,試融春恨,舞裙歌扇,聊應塵緣。
遣人怨,亂云天一角,弱水路三千。
還因秀句,意流江外,便隨輕夢,身墮愁邊。
風流休相誤,尋芳縱來晚,尚有它年。
只為賦情不淺,彈淚風前。
想霧帳吹香,獨憐奇俊,露杯分游戲,誰伴嬋娟。
好在夜軒涼月,空自團圓。
注釋參考
亂云
(1).紛亂的云。 南朝 梁 王筠 《望夕霽》詩:“連山卷亂云,長林息眾籟?!?唐 杜甫 《對雪》詩:“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廻風?!?元 柯丹丘 《荊釵記·赴任》:“幾處幽林曲徑,松杉列翠屏,回首亂云凝?!?/p>
(2).喻指女子散亂的頭發(fā)。 宋 張先 《師師令》詞:“ 蜀 絲衣長勝未起,縱亂云垂地。”
天一
(1).謂與天合而為一。《莊子·大宗師》:“安排而去化,乃入於寥天一?!?郭象 注:“安於推移而與化俱去,故乃入於寂寥而與天為一也?!?/p>
(2).星名?!妒酚洝ぬ旃贂罚骸扒傲兄倍房谌?,隨北端兌,若見若不,曰陰德,或曰天一?!?張守節(jié) 正義:“天一一星,疆閶闔外,天帝之神,主戰(zhàn)鬭,知人吉兇。明而有光,則陰陽和,萬物成,人主吉;不然,反是?!薄稌x書·天文志上》:“天一星在紫宮門右星南,天帝之神也,主戰(zhàn)鬭,知人吉兇者也?!?/p>
(3).神名。《史記·封禪書》:“其后人有上書,言‘古者天子三年壹用太牢祠神三一: 天一 、 地一 、 太一 ’。” 司馬貞 索隱引 宋均 曰:“ 天一 、 太一 , 北極神 之別名?!?/p>
(4).太歲的別名?!稄V雅·釋天》:“天一……太歲也。”參閱 清 王引之 《經(jīng)義述聞·太歲考上》“論太歲之名有六名異而實同”。
弱水
(1).古水名。由于水道水淺或當?shù)厝嗣癫涣晳T造船而不通舟楫,只用皮筏濟渡的,古人往往認為是水弱不能載舟,因稱弱水。故古時所稱 弱水 者甚多。(1)《書·禹貢》:“ 黑水 西河 惟 雍州 , 弱水 既西。”又:“導 弱水 至于 合黎 ,餘波入于 流沙 。”上源指今 甘肅 山丹河 ,下游即 山丹河 與 甘州河 合流后的 黑河 ,入 內(nèi)蒙古 境后,稱 額濟納河 。(2)《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 勞山 , 弱水 出焉,而西流注於 洛 ?!敝附?陜西 北部 洛水 上游某支流。(3)《山海經(jīng)·大荒西經(jīng)》:“﹝ 昆侖 之丘﹞其下有 弱水 之淵。”《史記·大宛列傳》:“ 安息 長老傳聞 條支 有 弱水 西王母 ?!薄逗鬂h書·西域傳·大秦》:“﹝ 大秦國 ﹞西有 弱水 、 流沙 ,近 西王母 所居處?!彼附栽谖鞣竭h處以至國外。(4)《漢書·地理志下》:“ 金城郡 …… 臨羌 ?!痹ⅲ骸拔饔?須抵池 ,有 弱水 、 昆侖山 祠?!笨赡苤附?青海 。(5)《后漢書·東夷傳·夫馀》:“北有 弱水 ?!碑斣诮?黑龍江 省境內(nèi)。(6)《資治通鑒·宋文帝元嘉六年》:“ 魏 主循 弱水 西行,至 涿邪山 ?!碑斣诮?蒙古人民共和國 境內(nèi)。(7)《新唐書·西域傳上·東女》:“有 弱水 南流?!碑斣诮?青海 或 西藏 境。(8)《新唐書·北狄傳·奚》:“以 奚 阿會部 為 弱水州 ?!碑斣诮?內(nèi)蒙古 東境。
(2).又名 娑夷水 。即今 克什米爾 西北部 吉爾吉特 (Gilgit)附近 印度河 北岸支流。 唐 天寶 六年(公元747年) 高仙芝 攻 小勃律 ,進軍至此。
(3).古代神話傳說中稱險惡難渡的河海。《海內(nèi)十洲記·鳳麟洲》:“ 鳳麟洲 在 西海 之中央,地方一千五百里,洲四面有弱水繞之,鴻毛不浮,不可越也?!?宋 蘇軾 《金山妙高臺》詩:“ 蓬萊 不可到,弱水三萬里?!薄段饔斡洝返诙兀骸鞍税?流沙 界,三千弱水深。鵝毛飄不起,蘆花定底沉?!薄都t樓夢》第二五回:“一足高來一足低,渾身帶水又拖泥。相逢若問家何處,卻在 蓬萊 弱水西?!?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中國地質(zhì)略論》:“嗚呼!現(xiàn)象如是,雖弱水四環(huán),鎖戶孤立,猶將汰於天行,以日退化?!?/p>
(4).猶言愛河情海?!都t樓夢》第九一回:“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 蘇曼殊 《碎簪記》:“余曰:‘然則二美并愛之矣?!?莊湜 復嘆曰:‘君思“弱水三千”之義,當識吾心。’余曰:‘今問子,心所先屬者阿誰?’曰:‘ 靈芳 ?!比?,喻其多。
三千
(1).《書·呂刑》:“墨罰之屬千,劓罰之屬千,剕罰之屬五百,宮罰之屬三百,大辟之罰二百。五刑之屬三千?!焙笠蛞浴叭А敝腹糯械男塘P?!度龂尽の褐尽り惾簜鳌罚骸胺蛉е畬伲m未可悉復,若斯數(shù)者,時之所患,宜先施用?!薄稌x書·謝尚傳》:“夫無后之罪,三千所不過?!薄赌鲜贰た琢罩畟鳌罚骸叭羧徐妒迨?,必有踴貴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p>
(2).泛言數(shù)目之多。 三國 魏 陳琳 《飲馬長城窟行》:“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緣愁似箇長?!?/p>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謝靈運 《與諸道人辨宗論》:“三世長於百年,三千廣於 赤縣 ;四部多於戶口,七寶妙於石沙。”
史達祖名句,風流子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