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亦旗鼓嚴中軍,國恩未報敢不勤
出自宋代蘇軾《子由生日,以檀香觀音像及新合印香銀篆盤為》:
旃檀婆律海外芬,西山老臍柏所薰。
香螺脫黶來相群,能結縹緲風中云。
一燈如螢起微焚,何時度盡繆篆紋。
繚繞無窮合復分,綿綿浮空散氤氳。
東坡持是壽卯君,君少與我?guī)熁蕢灐?br>旁資老聃釋迦文,共厄中年點蠅蚊。
晚遇斯須何足云,君方論道承華勛。
我亦旗鼓嚴中軍,國恩未報敢不勤。
但愿不為世所醺,爾來白發(fā)不可耘。
問君何時返鄉(xiāng)粉,收拾散亡理放紛。
此心實與香俱焄,聞思大士應已聞。
注釋參考
旗鼓
旗鼓 (qígǔ) 旗和鼓。古時軍中用以發(fā)號施令 flag and drum 故國之旗鼓?!铣骸?丘遲《與陳伯之書》中軍
中軍 (zhōngjūn) 古時行軍作戰(zhàn)隊分上、中、下(或左、中、右)三軍,由主帥所居中軍發(fā)號施令 middle troops 將三千人為中軍。——《資治通鑒·唐紀》 指中軍統(tǒng)帥的營帳 tent of middle troops 中軍置酒飲歸客。——唐·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中軍將軍”的省稱 general of middle troops 中軍臨川殿下。—— 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國恩
指封建時代王朝或君主所賜予的恩惠。《后漢書·來歷傳》:“ 耿寶 託元舅之親,榮寵過厚,不念報國恩,而傾側姦臣。” 晉 李密 《陳情事表》:“尋蒙國恩,除臣洗馬。”《舊唐書·李德裕傳》:“孜孜夙夜,上報國恩?!?清 魯一同 《關忠節(jié)公家傳》:“丈夫受國恩,有急,死耳?!?/p>
不勤
(1).不勤勞,不勞苦?!墩撜Z·微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薄豆茏印ご罂铩罚骸坝型林磺谟诒?,不忌于辱,不輔其過,則社稷安?!薄蹲髠鳌は骞哪辍罚骸耙缘陆椚郑瑤熗讲磺??!?/p>
(2).不盡,不窮竭?!独献印罚骸熬d綿若存,用之不勤。” 任繼愈 注:“《淮南子·主術訓》:‘力勤財匱’,勤,即‘盡’?!?/p>
蘇軾名句,子由生日,以檀香觀音像及新合印香銀篆盤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