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兀寄殘夢,泠泠析余酲
出自宋代晁公溯《秋日送客梁山道中》:
白露下木末,寒蜩抱枝鳴。
道帝幾官樹,稍稍棲烏驚。
不知何為爾,蕭瑟來秋聲。
遙山斂暝色,涼月含空明。
吾其及清夜,登車可徐行。
露幘受新爽,風襟逐輕塵。
兀兀寄殘夢,泠泠析余酲。
東行二十里,斗落參復橫。
晨光明紫霞,銀潢淡疏星。
吾行不可緩,曉復塵沙生。
注釋參考
兀兀
兀兀 (wùwù) 不動的樣子 motionless 他兀兀地看看我 勤奮刻苦的樣子 diligent 昏沉的樣子 dazed殘夢
謂零亂不全之夢。 唐 李賀 《同沉駙馬賦得御溝水》詩:“別舘驚殘夢,停杯泛小觴。” 宋 陸游 《殘夢》詩:“風雨滿山窗未曉,只將殘夢伴殘燈。” 明 高濂 《玉簪記·弦里傳情》:“落葉驚殘夢,閒步芳塵數(shù)落紅。” 魯迅 《野草·頹敗線的顫動》:“我呻吟著醒來……我自己知道是在續(xù)著殘夢?!?/p>
泠泠
泠泠 (línglíng) 形容清涼;冷清 cool;chilly 白露泠泠 本指流水聲。借指清幽的聲音 (of voice) clear余酲
猶宿醉。 唐 劉禹錫 《和牛相公題姑蘇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蘇州》:“煩熱近還散,餘酲見便醒?!?前蜀 薛昭蘊 《喜遷鶯》詞:“乍無春睡有餘酲,杏苑雪初晴?!?郭沫若 《蘇聯(lián)紀行·七月十一日》:“余酲未解,又復用酒,尚幸主人見諒,未至醉倒?!?/p>
晁公溯名句,秋日送客梁山道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6偵探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