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客風流臨海嶠,秦人歌嘯入花源
出自宋代范祖禹《和張二十五游白龍溪甘水谷郊居雜詠七首》:
松資鶴性自宜閑,天與幽奇避俗喧。
謝客風流臨海嶠,秦人歌嘯入花源。
注釋參考
謝客
謝客 (xièkè) 婉言拒絕會見賓客 refuse to meet visitors or guests 向賓客致謝 express thanks to guests風流
風流 (fēngliú) 風采特異,業(yè)績突出 distinguished and admirable 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才華出眾,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禮教 talented in letters and unconventional in life style 是真名士自風流 放蕩不羈 dissolute;loose 如此風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響的婚禮 具有se{1|1}情特點或se{1|1}情上得到滿足 romantic 風流小說 風俗教化 custom and culture 風流篤厚,禁罔疏闊。——《漢書·刑法志》 遺風,流風余韻 custom handed down from the past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風度;儀表 demeanor;bearing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唐· 杜甫《詠懷古跡》 風韻,多指好儀態(tài) charm [黛玉]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tài)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癥。——《紅樓夢》海嶠
海邊山嶺。 唐 張九齡 《送使廣州》詩:“家在 湘 源住,君今海嶠行?!?宋 文天祥 《戰(zhàn)場》詩:“三年海嶠擁貔貅,一日蹉跎白盡頭?!?明 何景明 《明月篇》:“ 長安 月,離離出海嶠。” 朱祖謀 《望江南》詞:“不信明珠生海嶠, 江 南哀怨總難平?!?/p>
秦人
秦 代統(tǒng)一全國,開展對外交通,北方和西方的鄰國往往稱 中國 人為“秦人”。直至 漢 晉 ,仍沿用此稱?!妒酚洝ご笸鹆袀鳌罚骸奥?宛 城中新得 秦 人,知穿井,而其內(nèi)食尚多?!薄稘h書·匈奴傳上》:“穿井筑城,治樓以藏穀,與 秦 人守之?!?顏師古 注:“ 秦 時有人亡入 匈奴 者,今其子孫尚號 秦 人?!?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二·漢人唐人秦人》:“ 馬永卿 引《西域傳》言:‘ 秦 人,我匄若馬。’註:‘謂中國人為 秦 人?!?/p>
歌嘯
歌嘯 (gēxiào) 高聲歌唱 sing loudly 酒酣興到,隨意歌嘯?!豆鄨@叟晚逢仙女》花源
“ 桃花源 ”的省稱。 唐 李白 《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燭照山水壁畫歌》:“迴谿碧流寂無喧,又如 秦 人月下窺 花源 。” 宋 梅堯臣 《新安錢學士以近詩一軸見貺用敘單悃》詩:“何須到云壑,便若游 花源 。” 清 孫枝蔚 《為農(nóng)》詩之四:“生年當 萬歷 ,臨老憶京師。勸誡尤難忘, 花源 去莫遲?!?/p>
范祖禹名句,和張二十五游白龍溪甘水谷郊居雜詠七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