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石《扇子詩》:
猛火橫秋如爍,銀河冷浸月腳。
三更獨(dú)立梧桐,不恨夜涼衫薄。
注釋參考
三更
三更 (sāngēng) 第三更,約在半夜十二時左右 the third watch——midnight獨(dú)立
獨(dú)立 (dúlì) 單獨(dú)的站立 stand alone 獨(dú)立寒秋。——mao{1~1}澤{1*1}東《沁園春·長沙》 不依靠他人 independence 獨(dú)立生活 一個國家或一個政權(quán)不受別的國家或政權(quán)的控制而自主地存在 independence 少年獨(dú)立(不依靠他人)國獨(dú)立(自主)。——清· 梁啟超《飲冰室全集·文集》 軍隊在編制上不隸屬于上一級單位,直接隸屬于更高一級單位 independent 獨(dú)立營(不隸屬于團(tuán)而直接隸屬于師的營) 孤立無依 isolate;be alone 煢煢獨(dú)立梧桐
梧桐 (wútóng) 一種落葉喬木,長柄葉呈掌狀分裂,開黃綠色單性花。木材質(zhì)輕而堅韌,可制樂器等。種子可食,亦可榨油 Chinese parasol(tree) 左右種梧桐?!队衽_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涼衫
南宋 士大夫的白色便服。 紹興 末,詔用 朱熹 言,罷紫衫,以涼衫視事。至 乾道 初年,禮部侍郎 王曮 又以涼衫純素,似兇服,奏請除乘馬道途許服外,馀不得服。自后涼衫只用為兇服。 宋 沉括 《夢溪筆談·故事二》:“近歲京師士人朝服乘馬,以黲衣蒙之,謂之‘涼衫’。”《愛日齋叢鈔》卷五引 宋 韓元吉 《桐陰舊話》:“京師朝例,公服乘馬,因中官及班行製褐紬為衫者,施於公服之上,號‘涼衫’……今則遍於天下間,用為吊服。 紹興 末暫罷紫衫,至以涼衫見。”參閱《宋史·輿服志五》。
李石名句,扇子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