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杖既言歸,解衣聊少憇
出自宋代王炎《勸農(nóng)道場山》:
練日遵詔條,行春勸耕事。
擁旆有傳呼,據(jù)鞍小馳鶩。
兒童競聚觀,父老歡來詣。
松徑度坡陀,蓮宮得清閟。
必行非遨游,所職在撫字。
示之淺易語,論以丁寧意。
扶杖既言歸,解衣聊少憇。
山中無俗情,物外有幽趣。
僧閒眾所羨,農(nóng)困吾甚愧。
不敢飽登臨,肩輿一山去。
注釋參考
扶杖
拄杖。《史記·萬石張叔列傳》:“ 萬石君 以 元朔 五年中卒,長子郎中令 建 哭泣哀思,扶杖乃能行。” 唐 韓愈 《人日城南登高》詩:“扶杖陵圮阯,刺船犯枯葑?!薄端问贰と辶謧髌摺ふ娴滦恪罚骸吧畲灏贇q老人亦扶杖而出,城中歡聲動(dòng)地。”
言歸
(1).回歸。言,助詞?!对姟ぶ苣稀じ瘃罚骸把愿鎺熓?,言告言歸。”一說為我歸。 毛 傳:“言,我也?!?唐 道宣 《續(xù)高僧傳·譯經(jīng)四·玄奘》:“ 奘 少離桑梓,白首言歸,訪問親故,零落殆盡?!?清 萬壽祺 《答武進(jìn)劉十》詩:“亂瘼何畤已?言歸耕墓田?!?清 方文 《舟次三山》詩:“泊泊歲將暮,言歸尚未能?!?/p>
(2).《詩·周南·葛覃》有“言告言歸”之句,因以“言歸”指《詩·葛覃》篇。 宋 蘇軾 《集英殿秋宴教坊詞·放隊(duì)》:“羽觴湛湛,方陳《既醉》之詩,鼉鼓淵淵,復(fù)奏‘言歸’之曲?!?/p>
解衣
(1).脫衣。《戰(zhàn)國策·齊策六》:“太子乃解衣免服,逃太史之家為溉園?!?唐 杜淹 《<文中子>序》:“ 文中子 於是有四方之志,蓋受《書》於 東海 李育 ……考《易》於族父 仲華 ,不解衣者六歲,其精志如此?!薄都t樓夢》第二一回:“ 寳玉 見他不應(yīng),便伸手替他解衣,剛解開鈕子,被 襲人 將手推開,又自扣了。”
(2).見“ 解衣推食 ”。
王炎名句,勸農(nóng)道場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虛度中秋頗動(dòng)懷,今宵卻事上高臺(tái)作者:吳芾作品:十六夜再登月臺(tái)
- 女姹嬰嬌云里聚作者:馬鈺作品:梅花引 贈(zèng)眾師兄
- 重遠(yuǎn)豈能慚沼鵠,棄前方見泣船魚。
- 邇來一變風(fēng)流盡,誰見將軍著色山。作者:蘇軾作品:王晉卿所藏著色山二首
- 宮庭花草埋幽徑。
- 此花天遣殿群芳。
- 歸自乘流留亦好,浙風(fēng)淮俗總宜人
- 此去詣臺(tái)鳧舉舄,向來行陌雉將雛作者:周必大作品:送徐淵子知縣朝奉還臺(tái)
- 今日代言青鎖闥,又披郢唱見深情作者:楊億作品:史館盛學(xué)士以詩相賀因而答之
- 急拾斷碣分龜支,二水分景猶紛披作者:董嗣杲作品:天池寺夜與主僧覺翁圓上共坐談浯溪山水之勝
- 8心聞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