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謝采《題韓干馬》:
圉人唐人冠,天閑畜神駿。
雖非金日磾,不忝張景順。
飽食無嫌身賤卑,時其渴燥張飲之。
長年牧養(yǎng)瘠者肥,龍髻鳳臆夸權奇。
韓干仙翁揮翰手,毫端幻出渴烏首。
氣不凋喪骨肉勻,藝精端繼王裴后。
遙想騰驤析木津,銜勒拘自在身。
斗水底用求他人,淥波沄沄易水春。
注釋參考
凋喪
(1).喪亡。 晉 陸機 《門有車馬客行》:“親友多零落,舊齒皆凋喪。”《隋書·禮儀志一》:“后主嗣立,無意典禮之事,加舊儒碩學,漸以凋喪,至於朝亡,竟無改作。”
(2).喪失;失落。 唐 杜甫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詩:“ 干 惟畫肉不畫骨,忍使驊騮氣凋喪。”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五章:“大抵壓制之國,政權不許參預,賦稅日以繁苛,摧抑民生,凌鋤士氣。務令其身體拘屈,廉恥凋喪,志氣掃蕩,神明幽郁。” 郁達夫 《病后訪擔風先生有贈》詩:“冉冉浮云日影黃, 維摩 病后氣凋喪?!?/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