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代劉敏中《最高樓 次前韻》:
文章好,自得似風(fēng)漪。
不定似棋圍。
郢人斫堊元無(wú)跡,仙家種玉不論畦。
子能之,吾耄矣,奈何兮。
都占斷野芳花與月。
更帶卻野亭風(fēng)與雪。
情放曠,境清夷。
木瓜暫比空函往,瓊瑤已報(bào)滿車歸。
怪天孫,渾不藉,
注釋參考
放曠
豪放曠達(dá),不拘禮俗。 晉 潘岳 《秋興賦》:“逍遙乎山水之阿,放曠乎人間之世。”《舊唐書(shū)·柳渾傳》:“ 渾 性放曠,不甚檢束?!?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詩(shī)話·余寶岡司寇詩(shī)》:“君本放曠士,我意亦安之。”
清夷
(1).亦作“ 清彝 ”。清平;太平。 漢 蔡邕 《貞節(jié)先生陳留范史云銘》:“通清夷之路,塞邪枉之門。” 唐 李白 《感時(shí)留別從兄徐王延年從弟延陵》詩(shī):“愿言保明德,王室佇清夷。” 明 范文苂 《沉華陽(yáng)傳》:“一旦皇路清彝,訪求死事孤忠,則公之食報(bào)於身后者,宜何如其俊偉乎!”
(2).清凈恬淡。《世說(shuō)新語(yǔ)·言語(yǔ)》“ 樂(lè) 令女適大將軍 成都王 穎 ” 劉孝標(biāo) 注引 晉 虞預(yù) 《晉書(shū)》:“﹝ 樂(lè)廣 ﹞清夷沖曠?!?宋 曾鞏 《知制誥授中司制》:“某志行清夷?!?明 楊慎 《題楊補(bǔ)之梅》詩(shī):“寂寞真稱 子云 裔,清夷不為 秦檜 緇?!?/p>
(3).明白平易。 清 黃宗羲 《朱康流先生莫志銘》:“詞旨清夷,風(fēng)格溫雅?!?/p>
劉敏中名句,最高樓 次前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紀(jì)事二十四首——— 梁?jiǎn)⒊?/a>〔清代〕
- 酬令狐郎中見(jiàn)寄——— 姚合〔唐代〕
- 呈鐘離云房——— 呂巖〔唐代〕
- 別梁锽——— 李頎〔唐代〕
- 和蹇藏用暮秋郊居言懷二首——— 魏野〔宋代〕
- 再次韻酬俞君任——— 陳造〔宋代〕
- 和前人觀梅雪有懷見(jiàn)寄——— 辛棄疾〔宋代〕
- 題煙霞驛——— 陶弼〔宋代〕
- 挽處士張君——— 林表民〔宋代〕
- 新樓詩(shī)二十首水寺——— 李紳〔唐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