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欲掃床懸麈尾,正愁喘月似燈光
出自宋代黃庭堅《次韻徐文將至國門見寄二首》:
槐催舉子作花黃,來食邯鄲道上粱。
便欲掃床懸麈尾,正愁喘月似燈光。
注釋參考
麈尾
古人閑談時執(zhí)以驅蟲、撣塵的一種工具。在細長的木條兩邊及上端插設獸毛,或直接讓獸毛垂露外面,類似馬尾松。因古代傳說麈遷徙時,以前麈之尾為方向標志,故稱。后古人清談時必執(zhí)麈尾,相沿成習,為名流雅器,不談時,亦常執(zhí)在手。 晉 陶潛 《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 亮 以麈尾掩口而笑。” 唐 白居易 《齋居偶作》詩:“老翁持麈尾,坐拂半張牀?!薄都t樓夢》第一○九回:“只見 妙玉 頭帶妙常冠……腰下繫一條淡墨畫的白綾裙,手執(zhí)麈尾念珠?!?/p>
喘月
(1).指 吳 牛望月而喘。 唐 李嶠 《?!吩姡骸霸?吳 頻喘月,奔夢屢驚風?!?/p>
(2).比喻遇到類似的事物因疑心而膽怯、害怕。 宋 黃庭堅 《次韻徐文將至國門見寄》之一:“便欲掃牀懸麈尾,正愁喘月似燈光。”詳“ 喘月吳牛 ”。
燈光
燈光 (dēngguāng) 燈的光度 lamplight 燈光顯得亮了些黃庭堅名句,次韻徐文將至國門見寄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