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張耒《蓬瀛臺二首》:
蒼煙喬木古臺荒,下見蓬瀛六月涼。
過雨誰知非峽女,好風應是為襄王。
歡來未放流年老,事去卻尋陳跡傷。
飄泊南游未能返,興來回首獨凄涼。
注釋參考
知非
(1).五十歲的代稱。《淮南子·原道訓》:“故 蘧伯玉 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謂年五十而知前四十九年之過失。后因以“知非”稱五十歲。 唐 白居易 《自詠》:“誠知此事非,又過知非年。” 宋 李清照 《<金石錄>后序》:“余自少 陸機 作賦之二年,至過 蘧瑗 知非之兩歲,三十四年之間,憂患得失,何其多也?” 清 鈕琇 《觚賸·除夜覘士》:“﹝ 陳楚產(chǎn) ﹞齒踰知非,始補弟子員?!?/p>
(2).省悟以往的錯誤。 唐 趙嘏 《東歸道中》詩之一:“平生事行役,今日始知非?!?寧調(diào)元 《東蛻庵三什》:“北瘦南肥各迥然,知非遙想待他年。”
應是
(1).料想是;應當是。 唐 李白 《清平樂》詞:“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云揉碎?!?宋 蘇軾 《卜算子·感舊》詞:“莫惜尊前仔細看,應是容顏老?!?明 劉基 《題宋子章效米元暉山水圖》詩:“應是前后身,神會造化跡?!薄秲号⑿蹅鳌返谑呋兀骸皳?jù)此一説,自然應是父親更重?!?/p>
(2).凡是,所有。
張耒名句,蓬瀛臺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