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丁謂《瓜》:
綿瓞憐同帶,鋤耰莫誤蕓。
浮泉滋紺質(zhì),巾绤透清芬。
積石三年熟,瑤池五色文。
靜思空洞美,寧問邵平君。
注釋參考
綿瓞
見“ 綿綿瓜瓞 ”。
鋤耰
亦作“ 鋤櫌 ”。鋤和耰。農(nóng)具名。一說鋤柄?!秴问洗呵铩ず嗊x》:“鋤櫌白梃,可以勝人之長銚利兵,此不通乎兵者之論?!薄段倪x·賈誼<過秦論>》:“鋤耰棘矜,非銛於鉤戟長鎩也。” 李善 注引 孟康 曰:“耰,鋤柄也。” 唐 韓愈 《劉生》詩:“我為羅列陳前修,芟蒿斬蓬利鋤耰?!?/p>
耡耰:1.泛指農(nóng)具。 宋 王安石 《獨(dú)臥》詩之一:“誰有耡耰不自操,可憐園地滿蓬蒿?!?/p>
(2).猶耕種。 唐 韓愈 《赴江陵途中寄三學(xué)士》詩:“果然又覊縶,不得歸耡耰。”
丁謂名句,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前垅摘茶婦,頃筐帶露收作者:舒岳祥作品:自歸耕篆畦見村婦有摘茶車水賣魚汲水行馌寄
- 謬知終畫虎,微分是醯雞作者:杜甫作品:奉贈(zèng)太常張卿二十韻(均)
- 威行峴首追羊叔,名在鄱江憶魯公
- 霧開方露日,漢水底沙分作者:賈島作品:贈(zèng)李金州
- 各逞神通現(xiàn)瑞茶,非云非雪亦非霞
- 老人孤寂似無家,午枕初回日已斜。作者:陸游作品:龜堂東窗戲弄筆墨偶得絕句
- 不嫌卑濕往,教令民須聽作者:梅堯臣作品:送寧鄉(xiāng)令張沆
- 割雞莫費(fèi)千牛刃,奏賦金門入道山作者:韓元吉作品:送李子永赴調(diào)改秩
- 那知幽石下,不與武陵通作者:錢起作品:藍(lán)田溪雜詠二十二首石井
- 酒泉已是三千里,何競關(guān)門未得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