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養(yǎng)父母行仁義,臨終復遇善知識
出自宋代釋遵式《十六觀經(jīng)頌中品下生》:
孝養(yǎng)父母行仁義,臨終復遇善知識。
廣說彌陀大愿因,屈伸臂頃生彼國。
注釋參考
養(yǎng)父母
合法收養(yǎng)關系中的收養(yǎng)人。見“收養(yǎng)”(893頁)。仁義
仁義 (rényì) 寬厚正直 kindheartedness and justice 故文王行仁義而王天下。——《韓非子·五蠹》 仁義之舉 〈方〉∶性情溫順,通達事理 gentle終復
終而復始,謂循環(huán)相繼?!秶Z·周語下》:“和平則久,久固則純,純明則終,終復則樂?!?韋昭 注:“終,成也。終復,終則復奏故樂也。”《管子·山權數(shù)》:“如日月之終復,此長有天下之道,謂之準道。”
善知識
佛教語。梵語意譯。聞名為“知”,見形為“識”:即善友、好伴侶之意。后亦以泛指高僧。《華嚴經(jīng)·十迴向品八》:“常樂大愿,修習菩提,依善知識,離諂曲心。” 南朝 陳 徐陵 《答諸求官人書》:“僕七十之歲,朝思夕計,竝愿與諸賢為真善知識?!薄毒暗聜鳠翡洝せ勰艽髱煛罚骸爸T善知識,汝等各各浄心聽吾説法。” 元 馬致遠 《任風子》第三折:“常言道,今世饒人不算癡,喒兩箇元是善知識。”《儒林外史》第三八回:“我這里有個 海月禪林 ,那和尚是個善知識?!?/p>
釋遵式名句,十六觀經(jīng)頌中品下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