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劉克莊《葵花二首》:
下了江南奏凱回,曹公鞅鞅未忘懷。
爭(zhēng)知野老門庭冷,旌節(jié)無(wú)心忽自來(lái)。
注釋參考
江南
江南 (jiāngnán) 長(zhǎng)江下游以南的地區(qū),就是江蘇、安徽兩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south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江南草長(zhǎng),雜花生樹?!铣骸?丘遲《與陳伯之書》 江南好風(fēng)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能不憶江南。——唐· 白居易《憶江南》 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泛指長(zhǎng)江以南 south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江南出楠梓。——《史記·貨殖列傳》奏凱
《周禮·春官·大司樂(lè)》:“王師大獻(xiàn),則令奏愷樂(lè)?!?鄭玄 注:“大獻(xiàn),獻(xiàn)捷於祖;愷樂(lè),獻(xiàn)功之樂(lè)。”謂戰(zhàn)勝而奏慶功之樂(lè)。后以“奏凱”泛指勝利。 唐 李乂 《奉和幸望chun{1-1}宮送朔方軍大總管張仁亶》詩(shī):“勿謂公孫老,行聞奏凱歸?!?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十:“ 羌 人見其設(shè)施出於所料之外,寔不可久留,故輸款而退。 趙 亦奏凱而還。” 陳毅 《繪畫五解》:“畫侵略者必然失敗,畫反侵略終要奏凱。”
曹公
(1). 漢 末 曹操 位至三公,人皆稱 曹公 。《三國(guó)志·蜀志·關(guān)羽傳》:“吾極知 曹公 待吾厚?!?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章表》:“ 曹公 稱為表不必三讓,又勿得浮華。” 唐 李白 《在尋陽(yáng)非所寄內(nèi)》詩(shī):“多君同 蔡琰 ,流淚請(qǐng) 曹公 。”《三國(guó)演義》第四九回:“欲破 曹公 ,宜用火攻?!?/p>
(2).梅子的別稱。 宋 沉括 《夢(mèng)溪筆談·譏謔》:“ 吳 人多謂梅子為曹公,以其嘗望梅止渴也……有一士人遺人醋梅與燖鵝,作書云:醋浸曹公一甏,湯燖右軍兩隻?!?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上:“ 曹孟德 有梅林救渴之事,而俗子乃呼……梅為‘曹公’。”
鞅鞅
因不平或不滿而郁郁不樂(lè)。鞅,通“ 怏 ”。《史記·秦始皇本記》:“大臣鞅鞅,特以貌從臣,其心實(shí)不服。”《漢書·高帝紀(jì)下》:“北面為臣,心常鞅鞅?!?顏師古 注:“鞅鞅,不滿足也。”《史記·高祖本紀(jì)》作“怏怏”?!缎绿茣の乃噦魃稀ゑ樫e王》:“下除 臨海 丞,鞅鞅不得志,棄官去。” 清 錢謙益 《鄒孟陽(yáng)六十序》:“於是乎得則慄慄,失則鞅鞅?!?/p>
忘懷
忘懷 (wànghuái) 忘記;不放在心上 forget 忘懷得失劉克莊名句,葵花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