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遺不逢東道主,翰林長作夜郎囚
出自宋代柴中守《跋山谷書范滂傅貼》:
小春晝?nèi)杖绱和恚嬃T披圖清興遠(yuǎn)。
夜光照屋四座驚,金薤銀鉤真墨本。
當(dāng)年太史謫宜州,腸斷梅花棲戌樓。
拾遺不逢東道主,翰林長作夜郎囚。
蠻煙瘴雨森鈇鉞,更值韓盧搜兔窟。
老色上面歡去心,惟有忠肝懸日月。
郡丞嗜好殊世人,投箋乞字傅兒孫。
平生孟傅是知已,筆下寫出精神騫。
興亡萬古同一轍,黨論到頭不堪說。
刊章下郡漢道微,清流入河唐祚絕。
先朝白晝狐亦鳴,正氣消盡邪氣生。
殿門斷碑仆未起,中原戎馬來從橫。
生蛟入手不敢玩,往事凄涼重三歡。
蘭亭痤鶴徒爾為,好刻此書裨廟算。
注釋參考
拾遺
拾遺 (shíyí) 拾取旁人遺失的東西,據(jù)為己有 appropriate lost property 涂(途)不拾遺?!妒酚洝た鬃邮兰摇?夜不閉戶,道不拾遺 補(bǔ)充旁人所遺漏的事物 make good omissions 拾遺補(bǔ)闕東道主
東道主 (dōngdàozhǔ) 原指東路上的主人,后稱請客的人。因鄭在秦國東面,故稱東道主 host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蹲髠鳌べ夜辍?君為東道主,于此臥云松?!啤?李白《望九華贈(zèng)青陽韋仲堪》 成語解釋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東道主出處《左傳·僖公三十年》:“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h3>翰林翰林 (hànlín) 皇帝的文學(xué)侍從官,唐朝以后始設(shè),明、清改從進(jìn)士中選拔 member of the Imperial Academy 翰林天臺(tái)陶先生。—— 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夜郎
夜郎 (Yèláng) 中國古族名和古國名。戰(zhàn)國至漢時(shí)主要分布在今貴州西部、北部及云南東北部、四川南部。經(jīng)營農(nóng)業(yè)。已進(jìn)入奴隸制社會(huì)。漢武帝時(shí),大臣唐蒙上書武帝修治夜郎道路,用夜郎精兵征服南越,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漢武帝破南越后置牂牁郡,封夜郎侯為王,授王印 Yelang 夜郎滇池?!铣骸?丘遲《與陳伯之書》柴中守名句,跋山谷書范滂傅貼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