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唐三百里,棹穩(wěn)波如席
出自宋代葛紹體《送高文父上柏省墳》:
走騎引征鞍,鳴榔趁行舶。
下唐三百里,棹穩(wěn)波如席。
霜晴天宇清,日暖帶春色。
髻梳粲新妝,羅襦照澄碧。
怡怡兄弟情,亹亹仆馭力。
豈為詫游觀,肝腸孝思激。
嵯峨上柏山,丞郎舊形魄。
松臺(tái)夜漫漫,竹塢風(fēng)索索。
聲容弗云遠(yuǎn),肅雝對(duì)巾幘。
追惟起家難,飽適取笑劇。
於昭萬古魂,伊嘏愿無斁。
嗟嗟天涯客,青燈延永夕。
君有霜露感,我念云水隔。
注釋參考
百里
(1).一百里。謂距離甚遠(yuǎn)?!兑住ふ稹罚骸罢痼@百里,不喪匕鬯?!薄对姟ご笱拧どH帷罚骸熬S此圣人,瞻言百里?!薄妒酚洝O子吳起列傳》:“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宋 蘇軾 《明君可與為忠言賦》:“心茍無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將或錫之十朋。”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后日之憂者,始服 永公 ‘熟慮其后’一言,真‘瞻言百里’也?!?/p>
(2).古時(shí)諸侯封地范圍。《孟子·萬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焙笥靡苑Q諸侯國(guó)。參見“ 百里之命 ”。
(3).亦謂地小?!睹献印す珜O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猶方百里起,是以難也。”《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則百里之國(guó)足以獨(dú)立矣。”
(4).古時(shí)一縣所轄之地。因以為縣的代稱?!稘h書·百官公卿表上》:“縣大率方百里?!?漢 蔡邕 《太尉陳公贊》:“公在百里,有西產(chǎn)之惠,賜命方伯,分 陜 餘慶?!?晉 陶潛 《酬丁柴?!吩姡骸氨彼韭敚萦诎倮??!?唐 王勃 《上明員外啟》:“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馳芳於墨綬。”
(5).借指縣令。《后漢書·循吏傳·仇覽》:“ 渙 ( 王渙 )謝遣曰:‘枳棘非鸞鳳所棲,百里豈大賢之路。’” 李賢 注:“時(shí) 渙 為縣令,故自稱百里也?!薄赌淆R書·文學(xué)傳·崔慰祖》:“帝( 明帝 )欲試以百里, 慰祖 辭不就?!?宋 王禹偁 《畬田詞》序:“茍擇良二千石暨賢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義,庶乎污萊盡闢矣?!?/p>
(6).寶劍名。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 吳大帝 有寳刀三,寳劍六。寳劍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p>
(7).復(fù)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見《孟子·萬章上》。
葛紹體名句,送高文父上柏省墳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連檣東去淮天闊,綠野南環(huán)楚澤卑
- 領(lǐng)取和鳴好風(fēng)景,石城花月送歸鄉(xiāng)。作者:李群玉作品:送蕭十二校書赴郢州婚姻
- 且圖少陵東閣作詩苦作者:史浩作品:白苧(次韻真書記梅花)
- 春葩已辭榮,柯葉猶蔽芾
- 丘壑歲已晚,鐘鼎功未書作者:許翰作品:奉和大觀文相公見寄古風(fēng)
- 為報(bào)眼波須穩(wěn)當(dāng),五陵游宕莫知聞作者:杜牧作品:宣州留贈(zèng)
- 恨入四弦人欲老,夢(mèng)尋千驛意難通。
- 生世都能幾,嚴(yán)州十二年作者:方回作品:重至秀山售屋將歸十首
- 傷春去,消瘦不勝衣。作者:趙長(zhǎng)卿作品:小重山
- 二仙生值好秋天,氣卻與、秋霜爭(zhēng)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