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潘玙《嘲雁》:
羽族無如爾列行,于時底事較炎涼。
廉嫌塞北多風雪,卻向江南戀稻粱。
春到但知歸計急,火明不料禍機藏。
自從寄了蘇卿信,此后傳書竟渺茫。
注釋參考
羽族
指鳥類。 漢 枚乘 《忘憂館柳賦》:“出入風云,去來羽族?!薄段倪x·左思<蜀都賦>》:“毛羣陸離,羽族紛泊?!?劉逵 注:“羽族,鳥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拘尸那揭羅國》:“昔於此地有大茂林,毛羣羽族,巢居穴處?!?清 金農 《白鷴詞》序:“白鷴,羽族之幽奇也?!?/p>
無如
無如 (wúrú) 無可奈何 however 今天想回去,無如未買著票于時
于時 (yúshí) 介賓詞組。在這個時候,當時 for the moment;then;at that time 于時冰皮始解?!鳌?袁宏道《滿井游記》底事
(1).何事。 唐 劉肅 《大唐新語·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關汝諸人底事,而生異議!” 宋 張元干 《賀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詞:“底事 崑崙 傾 砥柱 ,九地黃流亂注?” 清 趙翼 《陔馀叢考·底》:“ 江 南俗語,問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來已入詩詞中?!?陳毅 《為蘇南磨擦答某君書》詩:“投降緣底事?敵偽已圖窮。”
(2).此事。 宋 林希逸 《題達摩渡蘆圖》詩:“若將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殺?!?清 李漁 《蜃中樓·怒遣》:“歸向慈親告,底事羞還怕?!?/p>
炎涼
炎涼 (yánliáng) 熱和冷,比喻對待地位不同的人或者親熱,或者冷淡的不同態(tài)度 heat and cold;change in attitude towards people 世態(tài)炎涼潘玙名句,嘲雁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喜辱韓十四郎中書兼封近詩示代書題贈——— 獨孤及〔唐代〕
- 念奴嬌(謝王廣文雙姬詞)——— 辛棄疾〔宋代〕
- 河傳令 知縣董德夫小——— 王哲〔元代〕
- 竹堂——— 張耒〔宋代〕
- 【雙調】夜行船_詠金蓮顏色——— 呂止庵〔元代〕
- 鷓鴣天壽——— 胡于〔宋代〕
- 到西山懷趙景文似諸孤——— 陳著〔宋代〕
- 送喻坦之下第還江東——— 方干〔唐代〕
- 菩薩蠻——— 沈會宗〔宋代〕
- 答吳知府仲登見招三絕——— 釋寶曇〔宋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