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自堪將野鶴,客來休更佩金龜
出自宋代王禹偁《謝同年黃法曹送道服》:
鮑照貽我羽人衣,下直何妨盡日披。
老去自堪將野鶴,客來休更佩金龜。
官供謾說青綾被,私便全勝白接?。
未脫朝簪戀明主,耿懷空作謝君詩。
注釋參考
老去
(1).謂人漸趨衰老。 唐 杜甫 《往在》詩:“歸號(hào)故松柏,老去苦飄蓬?!?宋 歐陽修 《贈(zèng)王介甫》詩:“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明 汪循 《老去》詩:“老去心還競,春來花又新?!?/p>
(2).引申為老年;晚年。 沉從文 《<沉從文選集>題記》:“現(xiàn)在過去了二十多年,我和我的讀者,都共同將近老去了?!?/p>
(3).死去。 元 房皞 《思隱》詩:“情知老去無多日,且向閑中過幾年?!?明 李東陽 《柳岸垂綸》詩:“老去祗應(yīng)家在此,不須盤石更垂蘿。”
自堪
自己能勝任,能忍受。《晉書·隱逸傳·譙秀》:“吾氣力猶足自堪,豈以垂朽之年累諸君也?!?唐 黃滔 《旅懷》詩:“蕭颯聞風(fēng)葉,驚時(shí)不自堪?!薄缎挛宕贰ぬ瞥紓鳌⒀永省罚骸懊康矍彩拐邉谲姡搓枮橘膊蛔钥?,因數(shù)求解總管以探帝心?!?宋 文天祥 《議糾合兩淮復(fù)興》詩序:“已而諸將校諸幕皆來,俱憤北不自堪?!?/p>
野鶴
鶴居林野,性孤高,常喻隱士。 唐 劉長卿 《送方外上人》詩:“孤云將野鶴,豈向人間住?!?唐 韋應(yīng)物 《贈(zèng)王侍御》詩:“心同野鶴與塵遠(yuǎn),詩似冰壺見底清?!?/p>
金龜
(1).黃金鑄的龜紐官印。 漢 代皇太子、列侯、丞相、大將軍等所用。見《漢官儀》卷下、《漢舊儀補(bǔ)遺》卷上。后泛指高官之印。 三國 魏 曹植 《王仲宣誄》:“金龜紫綬,以彰勛則?!?唐 盧照鄰 《失群雁》詩:“金龜全寫 中牟 印,玉鵠當(dāng)變 萊蕪 釜?!?元 薩都剌 《再贈(zèng)李溉之學(xué)士》詩:“笑擲金龜上酒船,不須圖像在 凌煙 ?!?唐 權(quán)德輿 《奉送孔十兄賓客承恩致政歸東都舊居》詩:“角巾華髮忽自遂,命服金龜君更與?!?明 沉鯨 《雙珠記·西市認(rèn)母》:“珮玎咚,腰掛金龜,近天顏,談道經(jīng)幃?!?/p>
(2). 唐 代官員的一種佩飾。 唐 初,內(nèi)外官五品以上,皆佩魚袋。 武后 天授 元年,改內(nèi)外官佩魚為佩龜。三品以上龜袋用金飾,四品用銀飾,五品用銅飾。 中宗 初罷龜袋,復(fù)佩魚。
(3).指所佩雜玩之物。 唐 李白 《對酒憶賀監(jiān)》詩序:“太子賓客 賀公 ,於 長安 紫極宮 一見余,呼余為‘謫仙人’,因解金龜,換酒為樂?!?王琦 注:“金龜蓋是所佩雜玩之類,非 武后 朝內(nèi)外官所佩之金龜?!?明 何景明 《過寺中飲贈(zèng)張?jiān)率逃吩姡骸把陆瘕斣?,明朝付酒壚。?明 徐渭 《賀知章乞鑒湖一曲圖》詩:“幸有雙眸如 鏡水 ,一逢 李白 解金龜?!?/p>
王禹偁名句,謝同年黃法曹送道服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登天門兮坐盤石之嶙峋,前漎漎兮未半,下漠漠兮無垠
- 物雖有價(jià)瑤無價(jià),瑤逢識(shí)者逾精鮮
- 因求種瓜利,自喜歸耕捷。作者:盧綸作品:秋中野望寄舍弟綬兼令呈上西川尚書舅
- 老松堅(jiān)自若,病竹折相叉
- 每見喜公如玉雪,更因執(zhí)熱服吾膺作者:李復(fù)作品:潞守歐陽叔弼召登鼎軒暑飲
- 付與愁人砌愁句。
- 氣耿凌云筆,心搖待漏車。作者:宋之問作品:和庫部李員外秋夜寓直之作
- 西風(fēng)忽凜冽,秋容著堅(jiān)頑
- 花川同色及春時(shí),不報(bào)人知也自知作者:王洋作品:正月九日攜兒侄游寶慶寺
- 催老莫嫌孫稚長,加年須喜鬢毛秋。作者:白居易作品:同夢得和思黯見贈(zèng)來詩中先敘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