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朝紙舟先生《西江月》
光徹虛空上下,人人具足無(wú)虧。全真真里露真機(jī)。實(shí)證無(wú)為不二。掃去閑名野字,胸中莫滯些兒。七真五祖只如斯。悟得真超圣地。
注釋參考
七真
(1).道教尊崇的七位真人。(1)相傳 漢 茅盈 、 茅固 、 茅衷 兄弟隱于 茅山 得道成仙,后 晉 之 楊羲 、 許穆 、 許翙 及 唐 之 郭崇真 皆于 茅山 得道,因合稱(chēng)“七真”。 唐 陸龜蒙 《和江南道中懷茅山廣文南陽(yáng)博士》詩(shī)之一:“一片輕帆背夕陽(yáng),望三峰拜七真堂?!弊宰ⅲ骸叭?茅 、二 許 、一 楊 、一 郭 ,是為七真。” 唐 齊己 《赴鄭谷郎中招游龍興觀讀題詩(shī)板謁七真儀像因有十八韻》:“《詩(shī)》懸《大雅》作,殿禮七真儀?!?2)指 張紫陽(yáng) 、 石杏林 、 薛道光 、 陳泥丸 、 白紫清 、 劉永年 、 彭鶴林 七人,稱(chēng)“南宗七真”。(3)指 馬丹陽(yáng) 、 邱長(zhǎng)春 、 譚長(zhǎng)真 、 劉長(zhǎng)生 、 郝廣寧 、 王玉陽(yáng) 和 孫清靜 (仙姑)七人,稱(chēng)“北宗七真”。
(2).道教稱(chēng)北斗七星為七元解厄星君,并分別賜以貪狼、巨門(mén)、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之名,謂之“七真”。 前蜀 杜光庭 《張崇胤本命南斗北斗詞》:“南宮六圣,別賜生名;北斗七真,明祛死籍?!?前蜀 杜光庭 《川主九星醮詞》:“伏唯九圣延慈,乘帝車(chē)而降福;七真垂貺,迴杓建以祛災(zāi)?!?/p>
五祖
佛教禪宗指“東土第五祖” 唐 代 弘忍 禪師。 弘忍 俗姓 周 ,七歲出家,改用《金剛經(jīng)》傳法,開(kāi)“東山法門(mén)”。下傳 慧能 、 神秀 ,衍生南、北二宗。 宋 贊寧 《宋高僧傳·神秀傳論》:“昔者 達(dá)磨 沒(méi)而微言絶 五祖 喪而大義乖?!?劉師培 《文說(shuō)》:“因一己之私心,作萬(wàn)世之法程,由是 五祖 傳燈, 靈素 受籙,師承所在,罔敢或遺,可謂文章之桎梏矣?!?/p>
如斯
如此?!墩撜Z(yǔ)·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明 郎瑛 《七修類(lèi)稿·奇謔三·代死失火》:“茍謂事事如斯,吾未之信矣?!?郭沫若 《黃山之歌》:“ 峨眉 號(hào)稱(chēng)天下秀,不知是否信如斯?!?/p>
紙舟先生名句,西江月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