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李貞白《詠刺猬》
行似針氈動(dòng),臥若栗球圓。莫欺如此大,誰敢便行拳。
注釋參考
針氈
亦作“ 針氊 ”。亦作“鍼氈”。置針于其中的氈。坐于其上,令人片刻難安。語出《晉書·杜錫傳》:“﹝ 杜錫 ﹞屢諫 愍懷太子 ,言辭懇切,太子患之。后置針著 錫 常所坐處氊中,刺之流血。” 宋 蘇軾 《遷居臨皋亭》詩:“劍米有危炊,鍼氈無穩(wěn)坐?!?清 李漁 《慎鸞交·私引》:“我待把針氊強(qiáng)坐,當(dāng)不的目光如火。” 魯迅 《彷徨·弟兄》:“他坐著,卻似乎所坐的是針氈。”
李貞白名句,詠刺猬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和秋房題半湖樓二首——— 朱繼芳〔宋代〕
- 送江墨莊——— 趙汝騰〔宋代〕
- 丘子中生日——— 陳藻〔宋代〕
- 題梅杓司藏卷,卷中乃誕北、穎侯、昆銅、伯——— 蔣易〔清代〕
- 天明聯(lián)句——— 佚名〔唐代〕
- 沁園春(代人送閻戎)——— 陳著〔宋代〕
- 讀蘇叔黨汝州北山雜詩次其韻——— 陸游〔宋代〕
- 病目初愈張子家有詩次韻——— 樓鑰〔宋代〕
- 瑞香——— 王遂〔宋代〕
- 浣溪沙——— 趙長(zhǎng)卿〔宋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