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俞桂《古意》:
無(wú)言情脈脈,美人久相隔。
道阻修且長(zhǎng),春草幾番碧。
鳳釵冷鬢云,鸞鏡輕云羃。
昔為比翼鳥(niǎo),今作孤飛翮。
愁絕寄郎衣,腰瘦裁宜窄。
注釋參考
比翼鳥(niǎo)
比翼鳥(niǎo) (bǐyìniǎo) 傳說(shuō)中的一種雌雄在一起飛的鳥(niǎo),比喻恩愛(ài)夫妻 a pair of lovebirds飛翮
(1).飛鳥(niǎo)?!段倪x·曹植<七啟>》:“素水盈沼,叢木成林,飛翮凌高,鱗甲隱深。” 張銑 注:“飛翮,鳥(niǎo)也?!?/p>
(2).古冠名。 三國(guó) 魏 阮籍 《達(dá)莊論》:“被裒衣,冠飛翮。”
(3).名馬名。 晉 崔豹 《古今注·鳥(niǎo)獸》:“ 秦始皇 有七名馬:追風(fēng)、白兔、躡景、犇電、飛翮、銅爵、神鳧?!?/p>
俞桂名句,古意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