縲紲終非罪,江湖秪自憐
出自宋代秦觀《贈(zèng)蘇子瞻》:
嘆息蘇子瞻,聲名絕后先。
衣冠傳盛事,兄弟固多賢。
感慨詩(shī)三百,流離路八千。
直心羞媚灶,忠力欲回天。
縲紲終非罪,江湖秪自憐。
饑寒常并日,疾病更連年。
明主無終棄,西州稍內(nèi)遷。
奏言深意苦,感涕內(nèi)人傳。
前席須宣室,非熊起渭川。
君臣悅相遇,愿上角招篇。
注釋參考
縲紲
縲紲 (léixiè) 捆綁犯人的黑繩索。借指監(jiān)獄;囚禁 rope for trussing up prisoner; fetters; shackles 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墩撜Z·公冶長(zhǎng)》 冤獄平反解縲紲,已死得生誣得雪。——陳基《烏夜啼引》 成語解釋縛犯人的繩索,這里借指監(jiān)獄。非罪
強(qiáng)加之罪;無罪?!豆茏印っ鞣ā罚骸笆且灾页妓漓斗亲铮俺计痨斗枪?。”《后漢書·袁紹傳》:“ 操 因睚眥,被以非罪,篣楚并兼,五毒俱至?!?唐 李華 《寄趙七侍御》詩(shī):“ 緯卿 陷非罪,折我昆吾鋒?!薄短綇V記》卷一六八引 五代 范資 《玉堂閑話·發(fā)冢盜》:“雖自知非罪,而受箠楚不禁,遂令骨肉偽造此贓,希其一死?!?/p>
江湖
江湖 (jiānghú) 河流湖泊 rivers and lakes 遠(yuǎn)涉江湖。——《資治通鑒》 指四方各地 all corners of the country 轉(zhuǎn)徙于江湖?!啤?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走江湖 流落江湖 舊時(shí)指四處流浪、靠賣藝、賣藥等生活的人 itinerant entertainer and quack 四處流浪、賣藝、賣藥 itinerant entertainers,quacks,etc. 隱士居處 live in seclusion 處江湖之遠(yuǎn)?!巍?范仲淹《岳陽(yáng)樓記》自憐
亦作“ 自憐 ”。自傷;自我憐惜。 漢 王褒 《九懷·通路》:“陰憂兮感余,惆悵兮自憐。” 晉 束晳 《貧家賦》:“行乞貸而無處,退顧影以自憐?!?北齊 顏之推 《神仙》詩(shī):“鏡中不相識(shí),捫心徒自憐。” 唐 岑參 《初授官題高冠草堂》詩(shī):“自憐無舊業(yè),不敢恥微官?!?宋 歐陽(yáng)修 《三日赴宴口占》:“共喜流觴修故事,自憐霜鬢惜年華。” 魯迅 《南腔北調(diào)集·學(xué)生和玉佛》:“驚擾詎云妄?奔逃只自憐?!?/p>
見“ 自憐 ”。
秦觀名句,贈(zèng)蘇子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