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宗杲《偈頌一百六十首》:
妙喜與師兄,俱是圜悟子。
妙喜移住徑山,師兄遷來在此。
雖與師兄同條生,不與師兄同條死。
八兩與半斤,青紅對碧紫。
師兄解唱泥牛吼,師弟寧忘木馬嘶。
豁開頂上活人眼,鄮山山下是真歸。
注釋參考
師兄
(1) [senior fellow apprentice]∶稱先與自己從同一個師父學(xué)習(xí)的人
(2) [the son of one's master (older than oneself)]∶稱師父的兒子中年齡比自己大的人
(3) [father's apprentice (older than oneself)]∶稱父親的徒弟中年齡比自己大的人
(4) [a polite form of address to a monk]∶舊時對和尚的尊稱
詳細解釋(1).稱同從一師而拜師時間比自己早的人?!段饔斡洝返谑呕兀骸癌z 豬八戒 ﹞重新禮拜 三藏 ,愿隨西去。又與 行者 拜了,以先進者為兄,遂稱 行者 為師兄?!?蘇曼殊 《燕子龕隨筆》:“五載,師傅圓寂,師兄不審行腳何方,剩餘東飄西蕩?!?/p>
(2).僧人之間的相互敬稱?!端疂G傳》第五回:“那和尚便道:‘師兄請坐,聽小僧説?!?智深 睜著眼道:‘你説!你説!’”《水滸傳》第六回:“知客道:‘師兄你如何不知體面?即目長老出來,你可解了戒刀,取出那七條坐具、信香來禮拜長老使得?’”
(3).指俗人對僧人的敬稱?!端疂G傳》第七回:“ 林教頭 便問道:‘師兄何處人氏?法諱喚做甚么?’ 知深 道:‘灑家是 關(guān)西 魯達 的便是?!?/p>
(4).義和團成員之間的互稱。 吳永 《庚子西狩叢談》卷二:“眾聞予言,似已心怯。右一人復(fù)作排解語曰:‘師兄,他一向迷誤,也須此刻可以回轉(zhuǎn)過來,何妨再試一番?!笳咴唬骸畮熜盅灾欣?,就請再試?!?/p>
(5).稱師父的兒子或父親生徒中之比自己年長者。
泥牛
(1).即土牛。古人風(fēng)俗于立春時以泥土制牛,用此象征春耕開始,勸農(nóng)耕種。 唐 張說 《喜雨賦》:“ 越 人以泥牛待沃,胡士賣土龍求費。”
(2).泛指用泥塑制的牛。 金 李純甫 《雜詩》之四:“泥牛耕海底,玉犬吠云邊?!?明 陳汝元 《金蓮記·媒合》:“泥牛到河不可渡,石人控馬定難騎?!眳⒁姟?泥牛入海 ”。
師弟
(1) [junior fellow apprentice]∶稱后于自己從同一個師父學(xué)習(xí)的人
(2) [the son of one's master]∶師父的兒子中年齡比自己小的人
(3) [father's apprentice (younger than oneself)]∶父親的徒弟中年齡比自己小的人
(4) [teacher and pupil]∶老師和弟子
詳細解釋(1).與“師兄”相對,稱同從一師而拜師時間晚于自己的人。《朱子語類》卷一二六:“如佛老雖是滅人倫,然自是逃不得,如無父子,卻拜其師,以其弟子為子,長者為師兄,少者為師弟,但是只護得個假底。”《水滸傳》第五回:“我有一個師弟,現(xiàn)在 東京 大相國寺 住持。”
(2).稱師父的兒子或父親的徒弟中年齡小于自己的人。
(3).老師和弟子。 金 王若虛 《論語辨惑·總論》:“ 子貢 問當時從政者,夫子比之斗筲而不數(shù),蓋師弟之間,商評之語,何害于德。” 明 趙南星 《笑贊·張江陵》:“門生就上本參老師,顧不的師弟之情。” 清 李漁 《奈何天·狡脫》:“這師弟之稱,也可以不必,竟是姐妹相呼便了?!?章炳麟 《文學(xué)總略》:“《論語》為師弟問答,乃亦略記舊聞,散為各條,編次成帙?!?/p>
馬嘶
馬嘶 (mǎsī) 發(fā)出高而拖長的典型屬于馬的嘶鳴聲 neigh釋宗杲名句,偈頌一百六十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