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少保持家謹(jǐn),載見西京萬石君
出自宋代梅堯臣《送任太博歸省西部》:
人言少保持家謹(jǐn),載見西京萬石君。
子舍今歸浣裙切,里門重戒下車勤。
田園一一能為計(jì),僮仆欣欣亦有聞。
我負(fù)洛陽山水久,試因行色寄嵩云。
注釋參考
人言
[people's words] 人們的評(píng)論,別人的議論
詳細(xì)解釋(1).別人的評(píng)議?!蹲髠鳌ふ压哪辍罚骸岸Y義不愆,何恤於人言?!?宋 蘇軾 《次韻滕大夫》之三:“早知百和俱灰燼,未信人言弱勝強(qiáng)?!薄抖膛陌阁@奇》卷十二:“ 晦翁 認(rèn)是大姓力量大,致得人言如此?!?/p>
(2).人的言語。 唐 儲(chǔ)光羲 《昭圣觀》詩:“石池辨春色,林獸知人言。”
(3).pi{1~1}霜的別名。 明 李時(shí)珍 《本草綱目·金石·砒石》:“砒,性猛如貔,故名。惟出 信州 ,故人呼為信石;而又隱信字為人言?!?清 劉獻(xiàn)廷 《廣陽雜記》卷一:“辟臭蟲方,用木瓜打碎,燒煙薰之,若加人言少許,其子粒粒皆爆碎。”
保持
保持 (bǎochí) 維持某種狀態(tài)使不消失或減弱 keep 保持安靜 維持 remain 保持中立西京
古都名。(1) 西漢 都 長(zhǎng)安 , 東漢 改都 洛陽 ,因稱 洛陽 為 東京 , 長(zhǎng)安 為 西京 。(2) 隋煬帝 建 洛陽 為 東京 ,因稱 長(zhǎng)安 為 西京 。(3) 唐 顯慶 二年,以 洛陽 為 東都 ,因稱 長(zhǎng)安 為 西都 ,一稱 西京 , 天寶 元年,定稱 西京 , 至德 二載,改稱 中京 。(4) 唐 至德 二載收復(fù)兩京,還都 長(zhǎng)安 ,因 鳳翔 是兩京未復(fù)時(shí) 肅宗 之駐地,改 鳳翔郡 為 鳳翔府 ,建號(hào) 西京 , 上元 元年,廢京號(hào)。(5) 南詔王 尋閣勸 時(shí),以 太和 (指 羊苴咩城 )為 西京 ,至 世隆 稱帝,改稱 中都 。(6) 五代 后唐 同光 元年四月 李存勖 即帝位于 魏州 ,以 魏州 為 東京 興唐府 ,以即位前的 晉王 舊都 太原府 為 西京 ,十一月復(fù) 唐 舊制改 西京 為 北京 。(7) 五代 后唐 同光 元年十一月復(fù) 唐 舊制以 京兆府 為 西京 ,至 晉 天福 三年罷京。(8) 五代 后晉 天福 三年自東都 河南府 遷都 汴州 ,以 汴州 為 東京 開封府 ,改東都 河南府 為 西京 , 漢 周 及 北宋 沿襲不改。(9) 遼 重熙 十三年,升 云州 為 大同府 ,建號(hào) 西京 ,沿至 金 代不改。(10) 明 李自成 改 西安 曰 長(zhǎng)安 ,稱 西京 。(11) 明 張獻(xiàn)忠 以 蜀 王府為宮, 成都 曰 西京 。
萬石君
本指 漢 石奮 。后亦稱一家五人官至二千石者或一家多人為大官者為“萬石君”。參見“ 萬石 ”。參閱 清 趙翼 《陔馀叢考·六萬石君》。
梅堯臣名句,送任太博歸省西部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恰過半夜,勝似三秋,才交四更作者:曾瑞作品:【商調(diào)】集賢賓_宮詞悶登樓
- 明年此會(huì)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xì)看。作者:杜甫作品:九日藍(lán)田崔氏莊
- 手種堂前桃李,無限綠陰青子作者:蘇軾作品:如夢(mèng)令·春思
- 莫向洞庭歌楚曲,煙波渺渺正愁予。作者:蘇軾作品:和邵同年戲贈(zèng)買收秀才三首
- 先生歲晚事田園,魯叟遺書廢討論
- 家有青箱學(xué),文名早擅場(chǎng)
- 晴欄看盡柳花飛,一段風(fēng)情不自持
- 燒香人靜杳無聲,苔滿丹墀皓月明
- 方瞳玉骨本無羈,馳煙馭氣思東歸作者:錢惟演作品:送張無夢(mèng)歸天臺(tái)山
- 九月風(fēng)高未授衣,燈前軋軋夜鳴機(j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