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亮《送韓子師侍郎序》:
秘閣修撰韓公知婺之明年,以“恣行酷政,民冤無告”劾去。
去之日,百姓遮府門愿留者,頃刻合數(shù)千人,手持牒以告攝郡事。
攝郡事振手止之,輒直前不顧;則受其牒,不敢以聞。
明日出府,相與擁車下,道中至不可頓足。
則冒禁行城上,累累不絕。
拜且泣下,至有鎖其喉自誓于公之前者。
里巷小兒數(shù)十百輩羅馬前,且泣下。
君為之抆淚,告以君命決不應留;輒柴其關如不聞。
日且暮,度不可止,則奪剌史車置道旁,以民間小輿舁至梵嚴精舍,燃火風雪中圍守之。
其挾舟走行闕告丞相御史者,蓋千數(shù)百人而未止。
又明日,回泊通波亭,乘間欲以舟去,百姓又相與擁之不置,溪流亦復堰斷不可通。
鄉(xiāng)士大夫懼蟻螻之微不足以回天聽,委曲諭之,且卻且行。
久乃曰:“愿公徐行,天子且有詔矣。
”公首肯之。
道稍開,公疾馳徑去。
后來者咎其徒之不合舍去,責誚怒罵,不啻仇敵。
嗚呼!大官,所尊也;民,所信也。
所尊之劾如彼,而所信之情如此,吾亦不知公之政何如也,將從智者而問之。
注釋參考
后來
后來 (hòulái) 以后 afterward 后來怎么樣 后來 (hòulái) 屬于隨后的時間或時期的;繼…之后出現(xiàn)的 afterwards;later;thereafter;subsequently 后來的情況好多了 后來的行動不合
(1).違背;不符合。 漢 劉向 《九嘆·遠逝》:“惜往事之不合兮,橫 汨羅 而下濿?!?宋 司馬光 《文中子補傳》:“發(fā)端唱導者非二家之罪而誰哉?此皆議論不合於圣人者也。”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三:“若與平生所聞不合,發(fā)書詳正,必無所疑乃已。” 洪深 《電影戲劇的編劇方法》第四章:“總之,不合社會的標準就是了?!?/p>
(2).不和?!抖膛陌阁@奇》卷十七:“不想 安綿 兵備道與 聞參將 不合?!?/p>
(3).不應當;不該。《后漢書·杜林傳》:“臣愚以為宜如舊制,不合翻移。” 五代 許岷 《木蘭花》詞:“當初不合儘饒伊,贏得如今長恨別。” 明 徐渭 《女狀元》第三出:“小的不合叫那會篆刻的人,照依那關防刻一個小記印兒?!?清 孫枝蔚 《代書寄呈大兄伯發(fā)》:“吾家本素封,不合輕犁鋤?!?/p>
責誚
責備?!赌鲜贰ぼ鞑駛鳌罚骸?高帝 謂 伯玉 :‘卿比看 景秀 不?’答曰:‘數(shù)往候之,備加責誚?!?唐 牛僧孺 《玄怪錄·崔書生》:“俄而召 崔生 入,責誚再三,詞辨清婉。” 金 王若虛 《<論語>辨惑三》:“味夫子才不才之言,吾不徒行之語,其責誚於路者可見矣!”
怒罵
怒罵 (nùmà) 怒沖沖地罵;大罵 curse furiously不啻
不啻 (bùchì) 不止;不只 not less than 工程所需,不啻萬金 視百年、百數(shù)十年以前不啻增二十倍焉?!濉ず榱良吨纹狡? 如同 like 人民盼望解放軍,不啻大旱之望云霓 雖連城拱壁不啻也?!读凝S志異·促織》 不過 as good as;but 比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猍英]赫胥黎著、嚴復譯《天演論》仇敵
仇敵 (chóudí) 有積恨的敵人 enemy 他持槍同仇敵決斗陳亮名句,送韓子師侍郎序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祖瑪泡泡龍手機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