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朝蔡松年《永遇樂》
所畏仰,不復更言。獨記異時,共論流俗鄙吝之態(tài),令人短氣。且謀早退,為閑居之樂。斯言未寒,又復再見秋物,念之惘然。輒用其語,為永遇樂長短句寄之,并以自警正始風流,氣吞馀子,此道如線。朝市心情,云翻雨覆,千丈堆冰炭。高人一笑,春風卷地,只有大江如練。憶當時,西山爽氣,共君對持手版。山公鑒裁,水曹詩興,功業(yè)行飛霄漢。華屋含秋,寒沙去夢,千里橫青眼。古今都道,休官歸去,但要此言能踐。把人間、風煙好處,便分中
注釋參考
又復
又復 (yòufù) 又,再 again;once more 又復沿河施放雙響。——《廣東軍務記》再見
再見 (zàijiàn) 分別時最后說的話 good-bye;good-by秋物
(1).秋季的農(nóng)作物。《詩·大雅·生民》“載謀載惟” 唐 孔穎達 疏:“秋物之成,賴郊祀之福?!?/p>
(2).秋季的景物。 唐 白居易 《內(nèi)鄉(xiāng)村路作》詩:“ 渭 村秋物應如此,棗赤梨紅稻穗黃?!?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三:“俯視重峯復嶺,秋物爛斑?!?/p>
惘然
惘然 (wǎngrán) 失意的樣子;心情迷茫的樣子 frustrated;feel disappointed蔡松年名句,永遇樂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