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泒近傅廬阜頂,孤芳元自洞庭心
出自宋代楊萬里《三花斛三首右瑞香》:
侵雪開花雪不浸,開時(shí)色淺未開深。
碧團(tuán)欒里筍成束,紫蓓蕾中香滿襟。
別泒近傅廬阜頂,孤芳元自洞庭心。
詩人自有薰籠錦,不用衣篝炷水沉。
注釋參考
廬阜
廬山 。 南朝 梁 劉孝綽 《酬陸長史倕》詩:“ 廬阜 擅高名,岧岧凌太清。” 唐 孟浩然 《夜泊廬江聞故人在東林寺以詩寄之》:“江路經(jīng) 廬阜 ,松門入 虎溪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劉慎虛》:“﹝ 劉慎虛 ﹞后欲卜隱 廬阜 ,不果?!?/p>
孤芳
(1).獨(dú)秀的香花。常比喻高潔絕俗的品格。 南朝 梁 沉約 《謝齊竟陵王教撰高士傳啟》:“貞操與日月俱懸,孤芳隨山壑共遠(yuǎn)?!?唐 韓愈 《孟生詩》:“異質(zhì)忌處群,孤芳難寄林。” 于右任 《度隴雜詩》之四:“幽艷居丘壑,孤芳欣有托?!?/p>
(2).指與眾不同的獨(dú)特見解。 王先謙 《<續(xù)古文辭類纂>序》:“ 惜抱 自守孤芳,以義理、考據(jù)、詞章,三者不可一闕。”
元自
猶言原本,本來。 唐 杜甫 《傷春》詩之二:“鬢毛元自白,淚點(diǎn)向來垂。” 明 李贄 《史綱評(píng)要·南宋紀(jì)·高宗》:“ 金 人元自識(shí)人?!?/p>
洞庭
(1).廣闊的庭院?!肚f子·天運(yùn)》:“帝張《咸池》之樂於洞庭之野?!?成玄英 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間,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三國 魏 曹植 《七啟》:“爾乃御文軒,臨洞庭。” 宋 蘇軾 《坤成節(jié)集英殿教坊詞·教坊致語》:“洞庭九奏,始識(shí)《咸池》之音;靈岳三呼,共獻(xiàn)后天之祝?!?/p>
(2).湖名。即 洞庭湖 ?!俄n非子·初見秦》:“ 秦 與 荊 人戰(zhàn),大破 荊 ,襲 郢 ,取 洞庭 、 五渚 、 江 南?!?唐 韓愈 《岳陽樓別竇司直》詩:“ 洞庭 九州間,厥大誰與讓?”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莪州公詩》:“ 洞庭 春水添新漲,好看雙飛返故林?!眳⒁姟?洞庭湖 ”。
(3).湖名。 太湖 的別名?!段倪x·左思<吳都賦>》:“指 包山 而為期,集 洞庭 而淹留。” 劉逵 注引 王逸 曰:“ 太湖 在 秣陵 東,湖中有 包山 ,山中有如石室,俗謂 洞庭 ?!眳⒁姟?太湖 ”。
(4).山名。在 江蘇省 太湖 中。有東西二山,東山古名 莫厘山 、 胥母山 、 元 明 后與陸地相連成半島。西山即古 包山 。
楊萬里名句,三花斛三首右瑞香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梅飄知臘破,絮舞誤春歸作者:宋庠作品:次韻和吳侍郎佳雪應(yīng)祈豐年有望
- 見人羞不語,偷把淚珠勻。
- 自有還丹術(shù),時(shí)論太素初。作者:王維作品:贈(zèng)東岳焦煉師
- 水滿蛙登岸,橋危馬蹙蹄作者:劉應(yīng)時(shí)作品:江村
- 太白引官軍,天威臨大荒作者:岑參作品:武威送劉單判官赴安西行營,便呈高開府
- 為問陽臺(tái)夕,應(yīng)知入夢(mèng)人作者:張循之作品:樂府雜曲鼓吹曲辭巫山高
- 先生自是生涯淡,卻厭浮云滿世間
- 雖無絲與管,歌笑隨情發(fā)作者:白居易作品:九日登西原宴望 同諸兄弟作。
- 殂歿多拱木作者:江淹作品:雜體詩 陸平原機(jī)羇宦
- 曉風(fēng)不散愁千點(diǎn),宿雨還添淚一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