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fù)道移官在城府,未知幾度入匡廬
出自宋代趙蕃《奉寄子耕簿公尊兄兼呈德化令君丞公二首》:
近因周子出家書,乃得知君近起居。
復(fù)道移官在城府,未知幾度入匡廬。
晉唐舊刻故存不,林壑幽人今有諸。
想見經(jīng)行屢成賦,不妨傳寫總遺余。
注釋參考
復(fù)道
高樓間或山巖險要處架空的通道:復(fù)道行空,不霽何虹?城府
城府 (chéngfǔ) 城內(nèi)官府所在地。比喻待人處事的心機 shrewdness;subtlety 性深阻若城府,而能寬綽以容納。——《晉書·愍帝紀論》 為人心無城府知幾
謂有預(yù)見,看出事物發(fā)生變化的隱微征兆?!兑住だM辭下》:“知幾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凟,其知幾乎?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薄逗鬂h書·袁紹傳》:“監(jiān)軍之計,在於持牢,而非見時知幾之變也。” 唐 吳筠 《覽古》詩之十二:“達者貴量力,至人尚知幾?!?清 方文 《贈錢馭少》詩之二:“ 伯子 知幾早,逃名 震澤 西。”
匡廬
指 江西 的 廬山 。相傳 殷 周 之際有 匡俗 兄弟七人結(jié)廬于此,故稱?!逗鬂h書·郡國志四·廬江郡》“ 尋陽 南有 九江 ,東合為 大江 ” 劉昭 注引 南朝 宋 慧遠 《廬山記略》:“有 匡俗 先生者,出 殷 周 之際,隱遯潛居其下,受道於仙人而共嶺,時謂所止為仙人之廬而命焉?!?唐 白居易 《草堂記》:“ 匡廬 奇秀,甲天下山。” 明 吳國倫 《鄱陽湖》詩:“欲向 匡廬 臥白云, 宮亭 水色晝氤氳?!?魯迅 《熱風(fēng)·估<學(xué)衡>》:“ 匡廬 峨眉 ,山也,則曰紀游,采硫訪碑,務(wù)也,則曰日記?!?林伯渠 《廬山即景步董老初游廬山韻》:“ 匡廬 勝境都爭識,流水高山特逞奇?!眳⒁姟?匡俗 ”。
趙蕃名句,奉寄子耕簿公尊兄兼呈德化令君丞公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細故起叱咤,徒御嗤蠻村作者:董嗣杲作品:自曹家沙風(fēng)中拋江危甚抵銅陵縣
- 吐納全真氣,鬢發(fā)垂如銀
- 依依親隴畝,寂寂無鄰里作者:儲光羲作品:田家即事答崔二東皋作四首
- 既乃阻清燕,復(fù)屈驅(qū)虻蚊作者:梅堯臣作品:玉塵尾寄傅尉越石聯(lián)句
- 老去未償文字債,始知前世業(yè)緣深作者:劉克莊作品:壬戌首春十九日鎖宿玉堂四絕
- 漁人縈小楫,容易拔船頭
- 德輈金鏡,以圣繼圣。作者:貫休作品:大蜀皇帝壽春節(jié)進堯銘舜頌二首·堯銘
- 莊叟非觀魚,游戲何有鄉(xiāng)作者:陳著作品:和單君范古意六首{左虛業(yè)換魚右攵}
- 匹馬城西挑戰(zhàn),單刀薊北從軍。
- 大開紫府瑤池宴,正是橙黃橘綠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