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荊雖掩漁竿掛,旌戟嵯峩表舊廬
出自宋代蘇籀《勾龍君貺求所居垂蔭亭岷堂二首》:
蔥蔚敬亭非索漠,幾希陶宅繞扶疏。
江山壯觀惟人助,祖禰高情陟彼砠。
雄筆仙才鐫勒見,屬車塵界默存書。
柴荊雖掩漁竿掛,旌戟嵯峩表舊廬。
注釋參考
柴荊
(1).做柴用的小木。 唐 杜甫 《晨雨》詩(shī):“暫起柴荊色,輕霑鳥獸羣。” 仇兆鰲 注:“柴荊,小木?!币槐咀鳌?紫荊 ”。 清 方文 《窮冬六詠·無(wú)薪》:“依人斬蒿艾,無(wú)處拾柴荊?!?/p>
(2).指用柴荊做的簡(jiǎn)陋門戶。 唐 白居易 《秋游原上》詩(shī):“清晨起巾櫛,徐步出柴荊?!?宋 王安石 《送贊善張君西歸》詩(shī):“柴荊雀有羅,公子數(shù)經(jīng)過(guò)?!?清 白華山人 《<十洲春語(yǔ)>序》:“今晨初霽,予方畚掘擁土,周匝樊槿,啄啄然聞?dòng)羞挡袂G者。”
(3).借指村舍。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初去郡》詩(shī):“恭承古人意,促裝反柴荊。” 唐 溫庭筠 《秋日旅舍寄義山李侍御》詩(shī):“一水悠悠隔 渭城 , 渭城 風(fēng)物近柴荊?!?明 高濂 《玉簪記·命試》:“春風(fēng)桃李遍柴荊,花館琴書不絶吟。”
漁竿
釣魚的竹竿。多作垂釣隱居的象征。 唐 岑參 《初授官題高冠草堂》詩(shī):“祗緣五斗米,孤負(fù)一漁竿?!?清 吳烺 《寄德甫》詩(shī):“何當(dāng)與爾乘船去,手把漁竿變姓名?!?/p>
旌戟
(1).旌旗與棨戟。用作官員出行的儀仗。 唐 儲(chǔ)光羲 《貽王侍御chu{1|1}臺(tái)掾丹陽(yáng)》詩(shī):“旌戟儼成行,雞人傳發(fā)煦?!?唐 姚合 《送裴大夫赴亳州》詩(shī):“寒日嚴(yán)旌戟,晴風(fēng)出管弦?!?/p>
(2).借指貴官。 唐 杜牧 《送張判官歸兼謁鄂州大夫》詩(shī):“今君拜旌戟,凜凜近霜臺(tái)?!眳⒁姟?旌棨 ”。
蘇籀名句,勾龍君貺求所居垂蔭亭岷堂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莫嫌瓊雷隔云海,圣恩尚許遙相望。作者:蘇軾作品:吾謫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聞
- 孤?lián)吻刑煨?,橫拓壓刊股
- 閑歌在堂,萬(wàn)舞在庭作者:歸登作品:郊廟歌辭享惠昭太子廟樂章請(qǐng)神
- 雖無(wú)后乘麗,前驅(qū)載黃花作者:陳與義作品:九月八日登高作重九奇父賦三十韻與義拾余意
- 藏室亡三篋,得之公最多。作者:王安石作品:崇禧給事同年馬兄挽辭二首
- 幾嘆不得力,到頭還白頭作者:貫休作品:懷盧延讓(時(shí)延讓新及第)
- 如君遇著須不避,不比尋常是毒蟲
- 厚顏難久居,歸計(jì)無(wú)荒逕
- 馬足蹶側(cè)石,車輪摧高岡。
- 榻戀高樓語(yǔ),甌憐晝茗香作者:羅鄴作品:夏日題遠(yuǎn)公北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