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梅堯臣《詠懷》:
自余居田野,未免病與貧。
常把神農(nóng)書,每以藥物親。
處方猶持法,義比君使臣。
但恨無余資,豈及療我鄰。
筆頭不中書,聊可備急人。
昨日除吏來,吾邦為長民。
欲溺復(fù)燃灰,敗筆前已陳。
注釋參考
燃灰
死灰復(fù)燃。比喻失勢(shì)或失位者重新得勢(shì)、得官。 明 劉若愚 《酌中志·黑頭爰立紀(jì)略》:“又一疏力救 郭鞏 ,或有嘉其義俠者,然其意實(shí)欲藉此為燃灰計(jì)耳?!薄睹魇贰だ顟?yīng)昇傳》:“濫開邊俸,捷徑燃灰,則吏治日壞?!眳⒁姟?死灰復(fù)然 ”。
敗筆
敗筆 (bàibǐ) 書法或繪畫中不好的一筆 a faulty stroke in calligraphy or painting 詩文中寫得不好的詞句 a faulty expression in writing 用壞了的毛筆 a worn-out writing brush梅堯臣名句,詠懷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拳擊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