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想和羹梅已熟,饑思進飯麥初收
出自宋代汪元量《平原郡公夜宴月下待瀛國公歸寓府》:
春事闌珊夢里休,他鄉(xiāng)相見淚空流。
柳搖楚館牽新恨,花落吳宮憶舊游。
渴想和羹梅已熟,饑思進飯麥初收。
瀛洲歸去瑯玕長,月朗風熏十二樓。
注釋參考
渴想
(1).非常想念。 元 舒頔 《賦詩》:“一日不作詩,此心成渴想?!?明 馮夢龍 《掛枝兒·甘蔗》:“甘蔗兒是奴心所好,猛然間渴想你,其實難熬?!薄队駤衫妗返谑兀骸熬貌灰娦?,時時渴想?!?/p>
(2).指非常想望。 鄒韜奮 《萍蹤寄語》六:“原來他也是本刊的一位熱心讀者,說久就渴想見見我的?!?/p>
羹梅
調(diào)和羹湯的佐料,用以比喻宰輔。語出《書·說命下》:“若作和羹,爾惟鹽梅?!?孔 傳:“鹽咸,梅醋,羹須咸醋以和之?!?宋 王禹偁 《櫻桃》詩:“自笑羹梅忝,誰知社栗神。”
進飯
吃飯。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術(shù)解》:“ 荀勗 嘗在 晉武帝 坐上食筍進飯,謂在坐人曰:‘此是勞薪炊也?!?/p>
汪元量名句,平原郡公夜宴月下待瀛國公歸寓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