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姜特立《司馬倅解組送行》:
雙溪梅水飛洪瀾,風制五兩爭檣竿。
有美人兮彼何官,東陽別駕司馬孫。
兩攝郡紱私不干,二年解組知歲寒。
五規(guī)三戒投天關,經筵賜讀帝意歡。
此行定合陪清班,發(fā)揚祖德仍追攀。
勸君一杯勿留殘,轉首咫尺過前灘。
注釋參考
三戒
(1).三種宜加警惕的行為。戒色、戒斗、戒得?!墩撜Z·季氏》:“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國 曰:“得,貪得?!?漢 蔡邕 《司空楊秉碑》:“昔 仲尼 垂三戒,而公克焉?!?明 沉璟 《義俠記·取威》:“若要保殘生,須是守咱三戒也。” 朱謙良 《感懷和病俠》詩:“書生自古崇三戒,俠士何時浄六根?!?/p>
(2).三種宜加警惕的行為。戒妄出入、戒妄言語、戒妄憂慮。 宋 王應麟 《困學紀聞·雜識》:“ 齊齋 倪公 三戒:不妄出入、不妄言語、不妄憂慮?!?/p>
(3).三種宜加警惕的行為。戒大怒、戒大欲、戒大醉。 清 沉復 《浮生六記·養(yǎng)生記道》:“衛(wèi)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慾并大醉。”
天關
(1).猶天門。 北周 庾信 《周祀圜丘歌·雍樂》:“迴日轡,動天關。” 唐 孟郊 《杏殤》詩之七:“靈鳳不銜訴,誰為叩天關?!?宋 葉適 《贈祈雨妙闍黎》詩:“旁搜潭洞攪龍蟄,鞭雷走電開天關。”
(2).指地勢險要的關隘。 唐 杜甫 《后苦寒行》之一:“蠻夷長老畏苦寒, 崑崙 天關凍應折。”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二:“ 胡書巢 ……《朝天峽》云:‘側目望天關,閣道更渺茫?!?/p>
(3).指宮廷。 唐 皎然 《覽史》詩:“嘉謀匡帝道,高步游天關?!?宋 陳鵠 《耆舊續(xù)聞》卷九:“天關啟鑰趨朝后,侍史焚香起草初?!?清 唐孫華 《舟雨遣悶》詩之二:“卻笑儒生思獻賦,欲持片紙撼天關?!?/p>
(4).星名。稱角星?!稌x書·天文志上》:“二十八舍東方角二星為天關,其間天門也,其內天庭也?!?/p>
(5).星名。北辰?!段倪x·揚雄<長楊賦>》:“ 高祖 奉命,順斗極,運天關?!?李善 注:“《天官星占》曰:‘北辰一名天關?!帧缎墙洝吩唬骸疇颗I褚幻礻P?!?/p>
(6).星名。稱春三月的斗星?!短饏T》:“春三月斗星為天關?!?/p>
(7).星名。稱冬月的奎星?!短饏T》:“冬月奎星為天關。”
經筵
漢 唐 以來帝王為講論經史而特設的御前講席。 宋 代始稱經筵,置講官以翰林學士或其他官員充任或兼任。 宋 代以每年二月至端午節(jié)、八月至冬至節(jié)為講期,逢單日入侍,輪流講讀。 元 、 明 、 清 三代沿襲此制,而 明 代尤為重視。除皇帝外,太子出閣后,亦有講筵之設。 清 制,經筵講官,為大臣兼銜,于仲秋仲春之日進講。 宋 沉作喆 《寓簡》卷二:“ 神宗皇帝 御經筵,時方講《周官》?!薄对贰浅蝹鳌罚骸?泰定 元年,初開經筵,首命 澄 與平章政事 張珪 、國子祭酒 鄧文原 為講官?!?明 焦竑 《焦氏筆乘·經筵面奏》:“我朝經筵日講,非徒辯析經史,為觀美也;謂當旁及時務,以匡不逮?!?清 陳康祺 《燕下鄉(xiāng)脞錄》卷二:“ 康熙 十年二月,肇舉經筵大典於 保和殿 ,以 孝感 熊文端公 為講官,知經筵事。”
姜特立名句,司馬倅解組送行名句。注釋由系統生成,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