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東君
撫余馬兮安驅(qū),夜晈晈兮既明。
駕龍辀兮乘雷,載云旗兮委蛇。
長太息兮將上,心低徊兮顧懷。
羌聲色兮娛人,觀者憺兮忘歸。
緪瑟兮交鼓,蕭鐘兮瑤簴。
鳴篪兮吹竽,思靈保兮賢姱。
翾飛兮翠曾,展詩兮會舞。
應律兮合節(jié),靈之來兮蔽日。
青云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
操余弧兮反淪降,援北斗兮酌桂漿。
撰余轡兮高駝翔,杳冥冥兮以東行。
翻譯和注釋
譯文
一輪紅日將出現(xiàn)在東方,照耀我的欄桿神木扶桑。
撫拍我的寶馬安步緩行,夜色漸漸消失露出曙光。
駕著龍車車聲如雷響,遍插云旗旗幟隨風揚。
長嘆一聲將要升天去,低頭徘徊又把故鄉(xiāng)望。
車聲旗色娛樂人心醉,觀者著迷竟把歸家忘。
繃緊琴弦鼓聲相對響,敲擊大鐘鐘架搖晃晃。
吹奏橫笛竽笛聲相和,思戀靈巫賢惠又漂亮。
舞姿翩翩像翠鳥輕飛,載歌載舞齊聲誦詩章。
按照音律唱踏著節(jié)拍舞,群神來迎接多得遮太陽。
青云做衣白霓做裙裳,高舉長箭射殺賊天狼。
操持天弓向西方沉落,拿起北斗舀取桂酒漿。
抓住馬韁繩高高飛馳,幽幽黑暗中急奔東方。
注釋
[1]辀:音“舟”,本是車轅橫木,泛指車。
[2]委:音“?!?。
[3]蛇:音“宜”。
[4]儋:音“但”,安祥。
[5]緪:音“庚”。
[6]簴:音“巨”,懸掛鐘磬的木架。
[7]姱:音“苦”。
[8]翾:音“宣”。
[9]行:音“航”。
九歌·東君問答
問:《九歌·東君》的作者是誰?
答:九歌·東君的作者是屈原
問:九歌·東君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九歌·東君是先秦的作品
問:九歌·東君是什么體裁?
答:楚辭
問:暾將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暾將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 出自 先秦屈原的《九歌·東君》
問:暾將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暾將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 的下一句是 撫余馬兮安驅(qū),夜晈晈兮既明。
問:出自屈原的名句有哪些?
答:屈原名句大全
九歌·東君賞析
《九歌》是屈賦中最精、最美、最富魅力的詩篇。它代表了屈原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最高成就?!毒鸥琛芬猿谧娴墓Φ潞陀⑿蹣I(yè)績?yōu)樵?;以山川神祇和自然風物為詩;以神話故事和歷史傳說為詩,淋漓盡致地抒發(fā)了詩人晚年放逐南楚沅湘之間忠君愛國、憂世傷時的愁苦心情和“蕩志而愉樂”,“聊以舒吾憂心”,“寓情草木,托意男女”,“吟詠情性,以風其上”的心旨。
《九歌》包括11章,前人為了使它們符合“九”的成數(shù),曾作過種種湊合。
本篇是楚人祭祀太陽的頌歌。
- 偈頌六十七首打開布袋頭,放出百千牛??v隨芳草去,終不被人收。一日歸來重會面,半含容笑半含羞。
- 和因上人三首歸騎何時遂到家,蒼頭獵獵走風車。丑妻終勝長為客,薄酒能無更飲茶。夢斷北窗涼似水,望中南畝雨飛花。采蓮游女應相識,早晚扁舟訪若耶。
- 頌古九十八首古鏡當堂不動光,自是揩磨不得方。一點□明含法眾,森羅萬象不能藏。
- 寄二孫扆阿泰書幼儻碭,書勢若泛駕書馬。暫別已束發(fā),折節(jié)殊曩者。誦書口瀾翻,晝夜曾不舍。課肯犯雪供,筆亦揮汗把。才地校優(yōu)劣,不在阿儒下。平時於方兄,眇視真土苴。念翁少年日,為學不余暇?;焖最惎E放,秉心乃儒雅。兒今頗肖吾,解笑時茍且。師匠求有余,好書不外假。緬懷螢雪邊,力倍功更寡。可用吾季孟,直輩古班賈。
- 北橋送客橋上垂楊系馬嘶,橋頭船尾插青旗。船來船去知多少,橋北橋南長別離。亭上幾傾行客酒,游人自唱少年辭。百年回首皆陳跡,浮世飄零亦可悲。
- 赴滁州散參軍途中書事微軀不殺謝天恩,容養(yǎng)疏慵世未聞。昔日已為閒助教,今朝又作散參軍。高吟瘦馬沖殘雪,遠看孤鴻入斷云。到任也應無別事,愿將清俸買香焚。
- 楊柳塘寄徐照因貧為遠別,已是十三程。盡日行山色,逢人問地名。近書無便寄,新句與誰評。想爾寒宵雨,思予亦夢成。
- 定風波(丙寅四月吳門西樓之集)老去情鐘不自持。篸花酌酒送春歸。玉貌冰姿人窈窕。一笑。清狂豈減少年時。欲上香車俱脈脈,半簾花影月平西。待得酒醒人已去。凝佇。斷云殘雨盡堪悲。
- 壽同父兄七十二首光風顏色雪髯鮮,已到人閒稀有年。心好共稱生下佛,身閑自謂飲中仙。安貧真味齊眉饋,養(yǎng)善良方高枕眠。更看鐙宵兒迎婦,一家春與月團圓。
- 摸魚兒(太湖)又西風、四橋疏柳,驚蟬相對秋語。瓊荷萬笠花云重,裊裊紅衣如舞。鴻北去。渺岸芷汀芳,幾點斜陽字。吳亭舊樹。又系我扁舟,漁鄉(xiāng)釣里,秋色淡歸鷺。長干路。草莽疏煙斷墅。商歌如寫羈旅。丹溪翠岫登臨事,苔屐尚黏蒼土。鷗且住。怕月冷吟魂,婉冉空江暮。明燈暗浦。更短笛銜風,長云弄晚,天際畫秋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