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梅子味道很酸,吃過之后,余酸還殘留在牙齒之間;芭蕉初長,而綠陰映襯到紗窗上。
春去夏來,日長人倦,午睡后起來,情緒無聊,閑著無事觀看兒童戲捉空中飄飛的柳絮。
譯文二
吃過梅子后,余酸還殘留在牙齒之間,芭蕉的綠色映照在紗窗上。
漫長的夏日,從午睡中醒來不知做什么好,只懶洋洋的看著兒童追逐空中飄飛的柳絮。
注釋
首句“梅子留酸軟齒牙”又作“梅子流酸濺齒牙”。
梅子:一種味道極酸的果實。
軟齒牙:一作濺齒牙,指梅子的酸味滲透牙齒。
芭蕉分綠:芭蕉的綠色映照在紗窗上。
與窗紗:《四部備要》本《誠齋集》作“上窗紗”,此據(jù)《楊萬里選集》。與,給予的意思。
無情思:沒有情緒,指無所適從,不知做什么好。思,意,情緒。
捉柳花:戲捉空中飛舞的柳絮。柳花,即柳絮。
閑居初夏午睡起·其一問答
問:《閑居初夏午睡起·其一》的作者是誰?
答:閑居初夏午睡起·其一的作者是楊萬里
問:閑居初夏午睡起·其一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閑居初夏午睡起·其一是宋代的作品
問:閑居初夏午睡起·其一是什么體裁?
答:七絕
問: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出自 宋代楊萬里的《閑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問: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的下一句是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問:出自楊萬里的名句有哪些?
答:楊萬里名句大全
閑居初夏午睡起·其一賞析
這首詩寫作者午睡初起,沒精打采,當看到追捉柳絮的兒童時,童心復萌,便不期然地沉浸其中了。
芭蕉分綠,柳花戲舞,詩人情懷也同有、景物一樣清新閑適,童趣橫生。兒童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無限童心,在風中與孩童們捉迷藏。不時有笑聲漾起,詩人該是從睡夢中被它叫醒的。首二句點明初夏季節(jié),后二句表明夏日晝長,百無聊賴之意。
這首詩選用了梅子、芭蕉、柳花等物象來表現(xiàn)初夏這一時令特點。詩人閑居鄉(xiāng)村,初夏午睡后,悠閑地看著兒童撲捉戲玩空中飄飛的柳絮,心情舒暢。詩中用“軟”字,表現(xiàn)出他的閑散的意態(tài);“分”字也很傳神,意蘊深厚而不粘滯;尤其是“閑”字,不僅淋漓盡致地把詩人心中那份恬靜閑適和對鄉(xiāng)村生活的喜愛之情表現(xiàn)出來,而且非常巧妙地呼應了詩題。
- 送故人歸魯魯客多歸興,居人悵別情。雨馀衫袖冷,風急馬蹄輕。秋草靈光殿,寒云曲阜城。知君拜親后,少婦下機迎。
- 送盧舍人朝覲膻行無為日,垂衣帝道亨。圣真千載圣,明必萬年明。重德須朝覲,流年不可輕。洪才傳出世,清甲得高名。罕玉藏無映,嵇松畫不成。起銜軒后敕,醉別亞夫營。燒闊荊州熟,霞新峴首晴。重重堯雨露,去去漢公卿。白發(fā)應從白,清貧但更清。夢緣丹陛險,春傍彩衣生。既握鐘繇筆,須調(diào)傅說羹。倘因星使出,一望問支鏗。
- 讀易揖遜干戈兩不知,巢居穴處各熙熙。無端鑿破乾坤秘,禍始羲皇一畫時。
- 句梨園曲譜韶音秘,響入馬嵬花委地。開元不再宮不花,天街草綠西風起。
- 化成巖交臂尋幽歲已殘,瘦藤枯石重躋攀。忽逢晴洞龍開室,冷瞰寒溪玉繞山。猿鳥窺人知舊識,藤蘿引逕入無間。游車自向紅塵去,日暮老僧催閉關(guān)。
- 別齊安稅務窗竹二絕何獨王郎與爾歡,一年慚愧碧瑯玕。葛陂一別知何處,見盡人間行路難。
- 廬山得元侍御書慚君知我命龍鐘,一紙書來意萬重。正著白衣尋古寺,忽然郵遞到云峰。
- 倚窗詩倚窗成小立,風伯為清塵。簾卷梅當戶,云開月闖人。疎鐘來遠寺,落葉度吟身。無限關(guān)心事,棲遲寂寞濱。
- 瑞鶴仙百年如夢蝶。嘆古往今來,多少豪杰。圖王霸業(yè)。謾得漁樵,一場閑說。秦宮漢闕。今只有狐蹤兔穴。想榮華秉燭當風,富貴似湯澆雪。省也,損身薄利害己,虛名卻如吳越。隨緣養(yǎng)拙。柴門掩,是非絕。向午窗容膝,小溪垂釣,坐對云山萬疊。夜橫琴,伴我知音,碧天皓月。
- 次韻衛(wèi)慶陽使君送別這章細讀君詩字字新,巧將監(jiān)鼓入羹莼。也知世路催行客,更遣工歌勞使臣。千里身心空晤對,五經(jīng)懷抱想紛綸。他年宛水昭亭外,把玩猶能絕點塵。
- 10戀愛之城:巴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