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作者:
體裁:
李覯古詩文作品
朝代:宋代,已收錄3篇
(1009-1059),字泰伯,人稱“吁江先生”,北宋南城縣高阜鎮(zhèn)(今屬資溪縣)人。著名思想家,“慶歷新政”理論上的支持者。李覯自幼聰穎,五歲能調聲律、習字畫,十歲會作文章。卻曾兩次應試落榜,于是回鄉(xiāng)潛心著述,奉養(yǎng)老母,產創(chuàng)立“吁江書院”,教授生徒,從學的常達百人。四十三歲時由范仲淹等人推薦入朝為太學助教,后升為直講。李覯在青年時代就勤奮好學,關心時政。無論講學還是著述,都處處以“康國濟民為意”,他的著作大都是“憤吊世故,警憲邦國”的政論,被人譽為“皆從大處起議論”的“醫(yī)國之書”。他在所撰寫的《潛書》、《廣潛書》、《禮論》、《周禮致太平論》、《安民》、《強兵》、《慶歷民言》等著作中,針對北宋中期土地兼并,賦役繁重及治國理財?shù)葐栴},提出了平土(即均田),“薄稅斂、平徭役”以及強本節(jié)用、量入以為出的積極主張。在《易論》和《刪定易圖序論》中,他把自然界的一切看作是由陰陽二氣會合而成,他說:“夫物以陰陽二氣之會而后有象,象而后有形?!北磉_了樸素的唯物主義自然觀。他還從這個觀點出發(fā),在治理國家方面,強調“救弊之術莫大于變動”,要因時制宜,反對襲故蹈常,盡循前代政令。從理論上支持了當時的改革運動。
問:李覯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覯名句大全
李覯古詩文:
詩詞推薦:
評論
發(fā)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