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人教版《走遍天下書為侶》教案
來源:網友投稿 發(fā)布時間:2020-05-30 09:18:19
《走遍天下書為侶》是英國女作家尤安·艾肯于1974年寫的一篇散文。下面是單詞乎小編分享的五年級上冊人教版《走遍天下書為侶》教案,歡迎大家閱讀!
學習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正確讀寫”伴侶、娛樂、百音盒、毫不猶豫、一趟、背誦、零次、編寫、某種”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并抄寫自己喜歡的段落。
3.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復讀書的方法,并受到啟示。
4.感受作者對閱讀的熱愛,繼續(xù)開展關于閱讀的綜合性學習,逐步培養(yǎng)學生“以書為友”的習慣。
學習重點
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繼續(xù)開展讀書的綜合性學習。
學習難點
理解反復讀一本書的原因和方法。
學習準備
收集讀書的名言,整理自己讀書的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如果有這樣一個機會,讓你獨自駕舟環(huán)繞世界旅行,只能帶一樣東西供自己娛樂,你會選擇什么呢?為什么?
在設想中,讓學生盡情地說出自己的選擇和理由,然后引出課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板書課題)
二、釋題明意
齊讀課題,“侶”是什么意思?(伴侶、同伴)
課題是什么意思?質疑課題。(為什么要選擇書為自己的同伴?)
三、初步感知,了解內容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把自己認為不好理解的段落認真讀一讀。
3.交流自學生字詞的情況,讓學生當老師,提示易錯之處。
4.接讀課文,糾正字音。
5.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解決作者選擇以書為侶的原因,說一說你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小組內交流學習所得,討論自己疑惑的問題,再不懂的全班交流。
四、讀文交流,體會作者情感
1.書到底有怎樣的魅力,使作者毫不猶豫地選擇它作為自己唯一的伙伴呢?
作者把書當作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家,不論朋友見了多少面,家回了多少次,我們還是會發(fā)現新的東西。說明一本書可以常讀常新,讀而不厭。
(在此過程中讓學生充分讀課文,注意評價的多樣性。)
此外,你覺得作者選書作為自己的伙伴還有什么原因嗎?
(尊重學生的獨特解讀)
2.作者認為一本書可以常讀常新,不管讀多少遍,她也在這樣的讀書過程中總結了一些方法。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本書”的方法是什么?她的讀書方法對你有什么啟示?
內容思考──品味欣賞──尋找新知──總結收獲──產生共鳴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每讀一遍書,我們都會收獲與上一次不同的體驗,尋找到新的發(fā)現。
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同學們,我們平時也讀了很多的書,你有什么好的讀書經驗,或者聽了作者的讀書體會,你有什么啟發(fā)?和大家談一談。
學生總結自己的讀書心得和經驗,或從作者的介紹中總結收獲。我們平時總是更在意讀書的數量,大部分書都只是讀過一遍而已,泛泛地涉獵,大都不求甚解。現在我們再把以前讀過的書拿出來讀一讀,按照作者的讀書方法,看看你有什么新的體會,及時做好記錄,到本單元的語文實踐活動時我們一起來交流。
五、課堂總結接讀全文,由學生總結本節(jié)課的收獲。
六、神奇島
今天,你獨自駕舟來到一個神奇的小島,想領略島上奇特的風景,必須先要通過島上居民建造的智慧宮殿,你準備好了嗎?
1.書法閣:請正確、漂亮地書寫“侶、豫、盒、娛、趟、誦、零、編、某”等字。(溫馨提示:想要寫好寫對每個字,一定要仔細觀察每個字的字形,還要特別留意一些易混易錯字的筆畫。如“豫”的左邊的是“予”不是“矛”,“零”的下邊是“令”不是“今”,“某”的上邊是“甘”不是“廿”。一些筆劃較多的字,可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記憶。)
2.留音庫:請有感情地朗讀剛學過的課文中你自己喜歡的段落。
3.藏書殿:收集有關讀書的名言警句。另外在書庫中選擇你曾經很喜歡的一本書,再讀一讀,看看有沒有新的收獲。
第二課時
一、回顧上節(jié)課內容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說一說上節(jié)課的內容:作者只帶一本書上路的原因和方法。
二、品味語言,領悟表達方法
1.了解了作者的選擇,你有什么深刻的感受?
(作者特別喜愛書,對書有著深厚的感情,而且作者很會閱讀。)
2.作者對書有著深厚的感情。那么,作者是如何生動具體地表達自己的這種情感的呢?
(學生默讀課文,找出自己的根據,然后反復讀一讀自己找到的句子,體會作者對書的深厚感情。)
(1)假設
這篇文章通篇都用了假設來貫穿全文,作者通過層層遞進的假設,一步步表明觀點說明方法。開始作者假設獨自旅行,只能帶一樣東西,如果問到自己,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我會選擇一本書”;然后又進一步假設別人感嘆,自己的回答是愿意讀上一百遍,讀到能背誦的程度,表明自己的觀點:你總能從一本書中發(fā)現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最后假設自己坐在船里,如何反復地讀書,如有人為伴。在假設的情境中,作者仿佛在與人交流,把自己對書的獨特情感以及自己在書中體會到的樂趣表達的淋漓盡致。
(2)設問
假設獨自旅行,只能帶一樣東西,如果問到自己,自己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我會選擇一本書”。毫不猶豫地回答直接顯示了自己對書的情有獨鐘。
(3)反問
你不會因為以前見過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見到他們了吧?你不會因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棄家而去吧?
連續(xù)兩個有理有力的反問讓你不得不點頭稱是,朋友越見越親,家越回越依賴,每一次新的接觸都讓我們情感更深一層,書難道不是這樣的嗎?
(4)比喻
作者還運用了許多生動貼切的比喻,把自己愛書的情感表達得更形象。
①作者把書比喻為家。家總讓人感到溫馨和留戀,而且家每天都回,誰也離不開,作者把書和家相比,表示對書的喜愛猶如愛家一樣。讀自己喜愛的書,就是回自己溫暖的家。另外,作者將書比喻為家,不僅表達了喜愛之情,還說了家從不同角度去看,會發(fā)現不同的美,來說明一本書值得反復去讀。
②作者將書比喻為朋友。朋友,是你孤單寂寞時的陪伴,是你傷心難過時的安慰。朋友能給你快樂,給你許多新鮮的東西。誰不愿意與朋友在一起呢。把書當作自己親密的朋友,足可以看出作者對書的珍愛。
朋友間次次相見,家日日都回,卻不會生厭,反而有新的發(fā)現,新的收獲。作者以常見的事物為喻,生動而又巧妙地說明了一本書可以常讀常新,讀而不厭。
③作者還將書比喻為一處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故地”,指書已讀多遍,了解并熟悉;“想去就去”,是說方便,隨心所欲,想讀就讀。由前面的“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到現在的“就是”“也是”,愈加表達出了作者對書濃郁的情感,對一本書喜愛到百讀不厭的程度。
拓展練習: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
④作者將書比作人。書,不是枯燥的、呆板的,而如一個活生生的人一樣生動、有情。作者讀書,就如與人在交談一樣。
⑤作者將書比作伴侶。這正是與題目相呼應,《走遍天下書為侶》。書,也就是在生命中時刻陪伴,能夠共擔風雨,分享喜怒哀樂,特別親密的伴侶。這個比喻就更能表達出作者對書的喜愛。
補充積累:正是這些貼切的比喻,充分地表達出作者的愛書之情,讀書之法。其實關于書的比喻有很多,高爾基也曾說過,“我撲在書籍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你讀過這樣的句子嗎?或者結合你自己的體驗,也試著來說一說這樣的句子。
學生展示自己的積累和收集的資料。
(5)列舉
作者將自己讀書的方式方法詳盡地敘述下來,給我們以啟發(fā)指導,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反復讀一本書,不斷體會新的收獲。
以上幾種表達方式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相機教學,不必面面俱到。
作者正是通過以上多種表達方式把自己對書獨特濃厚的情感貼切地表現給我們的。
三、感情誦讀,體味情感
在領悟表達方法的過程中,將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反復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還可以結合自己的生 * 驗,將自己的感受融入進去。
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四、閱讀鏈接
朗讀補充詩歌《神奇的書》。
1.畫一畫書神奇在哪里。
2.說一說作者的表達方式。
3.談一談自己讀后的感受。
4.背一背這首詩歌。
五、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1.充滿感情的接讀課文。
2.說說自己對書的感受。
六、漂流谷
現在,你的小船來到了驚險的漂流谷,要找對途經才可以順利通過喲,準備好了嗎?
1.拿出勇氣: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平靜心態(tài):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和段落。
3.補充能量:根據課文中的讀書方法以及同學們交流的讀書體會,整理讀書卡。
4.奮力向前:繼續(xù)用學到的讀書方法讀書,注意及時記錄。
猜你喜歡
- 導語:《黃果樹瀑布》謳歌了大自然的無限生機及對人的性情的陶冶。文章詞匯豐富,語句優(yōu)美,尤其是比喻句的大量出現,使語言格外具體、生動,讓人感受
- 閱讀《釣魚的啟示》這篇課文,體會作者釣到鱸魚和放回鱸魚的心情變化,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下面是單詞乎小編分享的五年級上冊人教版《釣魚的啟示》教案,
- 《白楊》記述了列車上的父親與他的孩子們的對話,課文借助白楊,熱情謳歌了像父親一樣服從祖國需要扎根和建設邊疆的無私的建設者。今天,單詞乎小編跟
- 五年級七班語文小課題研究一、小課題名稱:提高預習效率和效果。學生甲:尊敬的領導、老師、同學們齊:大家好:學生乙:金色的童年時代探索真知幾乎成
- 教學目標1.認識11個生字,聯系上下文或理解“打蔫兒、殘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圖索驥、艱澀、忐忑不安”等詞語。2.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
- 《晏子使楚》是人教版義教教材第十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的重點是引導學生在閱讀時要注意理解和揣摩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先想字面上的意思,
- 一、基本情況分析:本班現有學生41人,這些孩子是我從一年級一直帶上來的,通過前面四年的學習,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獨立識字的能力,獨立閱讀的能
- 《半截蠟燭》,孩子讀過一兩遍后普遍能了解文意,感受到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智、勇敢和鎮(zhèn)靜,甚至他們的愛國精神。因此我基于
-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記敘了西部建設們以智慧和力量克服了難題,創(chuàng)下了世界鐵路風火山隧道貫通建設的奇跡的事跡。今天,語文網小編推薦把鐵路修到拉薩
- 1.課文簡說。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文章寫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車上,一位父親和兩個孩子,望著車窗外的白楊展開討論的事。作者借白楊,熱情歌頌了邊疆建
- 教學目標1.識11個生字。正確讀記“乖巧、馴良、清秀、矯健、機警、玲瓏、躲藏、追逐、強烈、溪流、警覺、觸動、銳利、錯雜、狹窄、勉強、遮蔽”等
-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五年級下冊》是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
- 教師在新課程改革實驗過程中,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實現自身角色的轉變,變“學生順從于教師的教” 為“教師服務于學生的學”。而教師的教學觀念是否更
- 昨天做了學校公開課,我選擇了《月光啟蒙》。這是著名作家、詩人孫友田寫的一篇敘事散文。文章回憶了母親在美麗寧靜的夏夜,伴著明月星光,為兒時的“
- 一、教學背景這篇文章是由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北京大學教授季羨林先生寫的一篇精美雋永的短文。文章用優(yōu)美的語言,講述了作者兩次
- 五年級上冊《釣魚的啟示》教學反思《釣魚的啟示》是一篇文質兼美,蘊含著很深人文道德的文章,而且很深奧,對五年級的學生來說,學習從故事中受到啟示
- 1、談話導入:上節(jié)課,我們交流了父母的愛以及對父母的愛的看法,知道世上最愛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在生活中,有沒有你不理解父母或者父母不理解你的
- 第1課《竊讀記》第3、4、10自然段。我跨進書店門,暗喜沒人注意。我踮起腳尖,使矮小的身體挨蹭過別的顧客和書柜的夾縫,從大人的腋下鉆過去。喲
- 一、教材分析本組共有五篇課文,三篇講讀課文:《古詩詞三首》、《冬陽。童年。駱駝隊》、《童年的發(fā)現》;兩篇閱讀課文:《祖父的院子》、《兒童詩兩
- 一、教材的編排本冊共有課文32篇。精讀課文16篇,略讀課文12篇,選讀課文4篇。這些課文內容豐富,時代感強。本冊教材對課文的編排,圍繞訓練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