鶉?guó)?/h1>
詞典解釋
亦作“ 鶉鷃 ”。1.鳥(niǎo)名。鶉與鷃,均為小鳥(niǎo)。《禮記·內(nèi)則》:“膳:膷、臐……芥醬、魚(yú)膾、雉、兔、鶉、鷃?!?/p>
(2).專指鵪鶉。 漢 桓寬 《鹽鐵論·散不足》:“今民間酒食殽旅,重疊燔炙,滿案臑鱉,膾腥麑卵,鶉鷃撜抅?!?馬非百 簡(jiǎn)注:“鶉?guó)?,即鵪鶉?!?/p>
(3).比喻小人。《楚辭·王褒<九懷·陶壅>》:“鳳皇不翔兮,鶉?guó)?a href="/hycd/f/f170806.htm" target="_blank">飛揚(yáng)。” 王逸 注:“小人得志,作威福也?!?三國(guó) 魏 阮籍 《詠懷》之二一:“豈與鶉鷃游,連翩戲中庭?!?黃節(jié) 注:“鶉鷃以喻小人。” 劉義慶 《世說(shuō)新語(yǔ)·賞譽(yù)》“所謂云中白鶴,非燕雀之網(wǎng)所能羅也” 劉孝標(biāo) 注引 晉 杜篤 《邴原別傳》:“ 邴君 所謂云中白鶴,非鶉鷃之網(wǎng)所能羅也?!?/p>
- 后亭晝眠足,起坐春景暮。——— 白居易睡起晏坐
- 洛陽(yáng)佳麗與芳華,金谷園中見(jiàn)百花。——— 李昌符綠珠詠
- 日晚向隅悲斷梗,夜闌澆酒哭知音。——— 羅隱歸夢(mèng)
- 清香素艷應(yīng)難對(duì)。——— 佚名最高樓
- 舟人漁子歌回首,估客胡商淚滿襟——— 杜甫滟滪
- 吳生已與不傳死,那復(fù)典刑留近歲。——— 蘇軾子由新修汝州龍興寺吳畫壁
- 貴戚張公子,奄人王寶孫——— 吳偉業(yè)讀史雜感
- 終期踏松影,攜手虎溪橋——— 齊己寄峴山愿公三首
- 辛勤萬(wàn)里道,蕭索九秋殘。——— 劉長(zhǎng)卿酬李郎中夜登蘇州城樓見(jiàn)寄
- 宛轉(zhuǎn)躑躅從嬰兒,倚楹俯檻皆有姿——— 蘇轍周昉畫美人歌



生活消費(fèi)














